求诸葛亮几次北伐的时间。还有吴国对魏国发动的所有战争及时间。

吴国对曹魏发动的所有战争及时间。主要将领都有谁?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
第二三次北伐 228年东天

第四次北伐 231春天

吴方: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七月,曹丕亲征,为徐盛假楼疑城计退军。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八月,曹丕复至广陵观兵,水步十余万,有渡江之志。吴督孙韶遣将高寿率死士五百夜袭之,获其副车、羽盖。
黄初七年(公元225年)八月,曹丕死,孙权自将攻江夏文聘,魏知其无能为而不救,荀禹巡边过江夏,发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遁走。诸葛瑾攻襄阳,司马懿击破之,斩其将张霸。曹真复破其别将于寻阳。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八月,扬州牧曹休为周鲂所谲,率步骑十万向皖,曹睿复使司马懿向江陵,贾逵向东关,三道俱进。孙权至皖,以陆逊、朱桓、全琮督六万兵大破曹休。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十二月,孙权扬声欲至合肥,魏集兖豫诸军,吴退还,满充表不罢兵。后十余日,吴兵复至合肥,不克而还。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十月,孙权令孙布诈降,诱扬州刺史王凌以兵迎之。满宠以为必诈,王凌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往迎之,布夜掩袭,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十二月,陆逊引兵向庐江,满宠整军趋杨宜口,吴兵夜遁。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孙权引兵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余日未敢下船,满宠料其必上岸耀兵以示有余,潜遣步骑六千伏肥水隐处,待吴兵上岸卒起击之,斩首数百。孙权复使全琮攻六安,亦不克。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五月,孙权应蜀大举,自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余人向襄阳,孙韶、张承向广陵、淮阴。七月,曹睿御龙舟东征,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射杀孙泰。孙权闻大军至,与孙韶皆退。陆逊张拓声势,步趋诸葛瑾船,魏兵不敢逼。复潜遣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斩俘千余而还。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十月,魏庐江主簿吕习密请兵于吴,欲开门应之。吴全琮、朱桓赴至,事露,乃引军还。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四月,吴督军使者羊道击辽东守将,俘人民而去。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四月,吴兵伐魏。全琮略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城,诸葛瑾攻柤中。王凌、孙礼于芍陂击败全琮,胡质勒兵救樊。六月,司马懿督诸军救之,吴军夜遁。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正月,诸葛恪袭六安,掩其人民而去。
正始七年(公元246年)二月,朱然寇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十二月,魏遣州泰袭巫、秭归,王基向夷陵,王昶向江陵。昶渡水击之,大破吴将施绩,斩其将钟离茂、许旻。次月,王基、州泰击吴兵,皆破之,降者数千口。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十月,诸葛恪会众于东兴作大堤,结山筑二城,使全端、留略守之。魏发三道兵击吴,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众七万攻东兴。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等击破之,
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三月,诸葛恪发二十万众入寇淮南,五月,围新城,连月不下。会大暑,士卒多死,七月引军去。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九月,孙峻使文钦与吕扰、刘纂、朱异、唐咨自江都入淮、泗,以图青、徐。峻遇暴疾卒,孙琳召吕据等还。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四月,诸葛诞据淮南叛,吴使文钦与全怿、全端、唐咨、王祚将三万众与之合,朱异率三万人进安丰为外势。州泰、石苞连败朱异,吴救终不得至寿春,诞等败亡。

后面这个问是在三国吧找到的,不知道全面不,你可以到该吧去瞧瞧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1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曹魏的战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胜利;而曹魏也曾发动反击战,但不成功。最后以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结。

两国形势

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出陈震、邓芝与东吴重新修好。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

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诸葛亮认为是北伐曹魏的机会。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开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第一次北伐

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将领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请诸葛亮发万兵给他出子午谷袭取潼关,与由斜谷出兵的诸葛亮大军会师,这样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但诸葛亮不许。派由赵云、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向祁山进攻。

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响应蜀军,同时魏将姜维投降诸葛亮军,关中震惊,在洛阳的曹睿(魏明帝)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领兵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也派遣马谡为前锋,到街亭设防。

张郃在街亭与马谡相遇,可是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而张郃派人截断其水源,大举进攻,蜀军大败,马谡逃走,街亭失守。同时,赵云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

诸葛亮退回汉中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被曹真、张郃平定。而诸葛亮,把违犯军令、导致战争失败的马谡收狱。同时,蒋琬来到汉中,希望为马谡求情,诸葛亮为遵守军令,挥泪斩马谡,另外对有功的王平则给予封赏。诸葛亮则上书自贬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评。

第二、三次北伐

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于是书白其兄诸葛瑾:“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攀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出兵散关,包围陈仓。果然,张郃部队立刻被魏明帝召回。之前曹真已在派将领郝昭、王生与一千多人屯兵陈仓,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蜀军运送粮食上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在退师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可是听说诸葛亮出建威,于是撤退,蜀军顺利占领二郡。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而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升回诸葛亮为丞相。

230年6月,曹魏想反客为主,曹真上表伐蜀议案,并派大军进攻汉中。诸葛亮除加强防守外,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不过因蜀地艰险,又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魏军惟有撤退。不过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成功出谷至兴势,不料被早以等候多时的蜀军伏击,后援兵到达,方得脱身。与此同时,诸葛亮派魏延、吴壹入南安,魏延破郭淮,吴壹破费瑶。

第四次北伐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而曹睿也立刻派司马懿为统帅,督军抵抗。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诸葛亮在上邽打败了魏将郭淮、费曜,想一举打败司马懿大军。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措施,拒不出战。

魏军将领见司马懿如此懦弱,十分不满,都讥笑他。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懿只好派张郃攻无当监王平,未拔;自己则率众迎击诸葛亮,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杀掉魏军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司马懿再不出战。之前,诸葛亮派李严督粮草时,怕出问题,于是给他三种选择,叫他便宜行事:“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后来,李严怕粮运不济,就派马忠、成藩召诸葛亮还。后来李严发现是自己判断失误,欲杀督运领岑述。诸葛亮回来后,反而问他:“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另一方面有向后主上表:“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最终被揭发。数罪并罚,乃贬为庶民。

第五次北伐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准备,在斜谷口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也明白缺粮的问题,开始实施屯田生产粮食。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

一次,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诸葛亮明白这只是做样而已。而司马懿却从诸葛亮派出的下战使探得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烦,认为诸葛亮活不了多久。

8月,诸葛亮果然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乃率军袭其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也被魏人当做笑话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结果
三国时代(208--263),魏蜀之间的战争共20场(含魏灭蜀之战),其中有
意义的战争(在<资治通鉴>或者裴注<三国志>中有超过20字的记载的战争)18
场,蜀国进攻16场,防御2场.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十万人的战争...约11场.关于
最高实权人物(君主或拥有最高军事实权的将领)出场次数:蜀国:19次,魏国:
2次.

魏吴之间的战争19场(不含赤壁之战和晋灭吴之战),其中有意义的战争
19场,吴国进攻13场,防御6场.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十万人的战争...约13--15
场.最高实权人物出场次数:吴国:13次,魏国:7次.

255年,东吴丞相孙峻率领吕据,留赞,袭击曹魏帝国寿春.
256年1月,孙峻率军进抵东兴.
256年9月,孙峻命文钦,吕据等从江都进入淮泗,准备进攻曹魏的青州.
257年,曹魏诸葛诞叛变投向东吴,东吴派遣全怿,全端,唐咨,王祚和
文钦率三万人支援,被曹魏击败.
(265年12月,司马炎推翻曹魏帝国,建立晋朝)
271年1月,东吴皇帝孙皓出动大军进攻晋王朝,天降大雪,撤退.
272年,东吴步阐叛变,晋朝派羊祜率五万军队进攻江陵,杨肇进攻西陵,
陆抗击破步阐,杨肇,羊祜撤退.
280年,晋王朝大规模进攻东吴,东吴灭亡.
呵呵这些都是搜到的
因诸葛亮决定以较心思细密的杨仪统领各军撤退,令其仇人魏延不满,相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在争斗中失败被杀。而曹魏的司马懿因抗敌有功,开始攀上权力高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1
好像就一合肥之战吧 张辽守城谁攻得进啊 曹操太会用人了 张辽守城不输任何人追问

额。吴国的不可能的。我之前看过一个网站发表的这个。
比蜀国的还多呢。
合肥之战之后肯定还有。
诸葛恪还几次北伐。
全宗徐盛都北伐过。

追答

没意义啊 吴国从来没打下过长江以北啊 都是小打小闹 诸葛也没出过汉中 曹营将领曹真厉害啊

追问

对蜀汉我感觉一直都是曹真司马懿郭淮孙礼几个上将档的。
对吴我感觉是满宠曹仁张辽臧霸几个档的。

我知道没意义啊。可是我想要。

追答

额 你自己看诸葛亮的简介吧 他死于北伐的 基本就那几年 还有张辽的简介 他基本没让吴国前进一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