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徐大堡核电站1号机组最重模块CA20顺利吊装就位

如题所述

2024年1月24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中核集团徐大堡核电站上演。经过3小时23分钟的紧张作业,于11时40分,重量最重的CA20模块成功吊装至1号机组核岛辅助厂房,为该工程的里程碑式进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前,FCD和CV底封头的吊装就位已让项目稳步前行。

CA20模块,这款国产化CAP1000型三代核电技术的杰作,以其庞大的身躯震撼人心。这个长方体结构的钢结构模块,高约21米,由32个墙体模块和39个楼板模块精细拼装于专用厂房,总重量超过1000吨,其吊装过程无疑是对工程团队技术实力的考验。

徐大堡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它们于2023年7月31日得到国务院的核准,标志着国内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每台单机功率高达129万千瓦,总投资423亿元,预计在2028年至2029年间投入商业运行。这样的巨作一旦投入运营,每年将贡献180亿千瓦时的电力,为我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预计GDP增长将达33亿元,税收贡献约5.5亿元。

令人瞩目的不只是1号机组,徐大堡核电站规划更为宏大,将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3号和4号机组采用了国际领先的VVER-1200三代核电技术,单机功率127万千瓦,已率先于2021年启动建设,预计在2027年至2028年间相继投入运营,再次证明了中国核电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是中核集团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核电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徐大堡核电站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预示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发展的新里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