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如题所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频发,严重污染网络环境。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电信网络诈骗已对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产生了严重影响。
1. 什么是电信诈骗?
根据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以及2018年《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引》,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远程、非接触式诈骗受害人,诱使其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 电信诈骗的数额认定
《解释》第一条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即诈骗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为数额较大,诈骗财物三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刘某被骗三十万元,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分子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除刘某之外,还有其他受害者,诈骗金额累计达到五十万元,犯罪分子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
3. 电信诈骗的特点
(1)诈骗对象精准化:在大数据时代,公民在互联网或日常生活中留下的个人信息可能因缺乏保护措施或技术落后而被犯罪分子非法获取,成为他们的敛财工具。例如,刘某的球迷身份可能是犯罪分子筛选后的诈骗对象。
(2)犯罪行为职业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趋向于职业化,犯罪分子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甚至有国外决策者和真正非法获益者,而具体诈骗行为由国内代理人组织和实施。
(3)非接触式诈骗:电信诈骗罪犯与受害者之间无正面交流,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通讯。这使得受害者难以掌握罪犯的外貌特征,提供相关罪犯信息。
4. 电信诈骗的防范
第一,注意自己的行为惯性。犯罪分子常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设置诈骗,受骗人接到电话时常以习惯性反应支配行动,犯罪分子便利用受害人的行为惯性逐步下套。
第二,警惕自己“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电信诈骗常抛出诱饵,受骗人因贪恋小利益而上钩,继而陷入诈骗流程。
第三,遇事冷静,及时报警。受骗人接到电话后常会产生焦虑、急躁、担忧的心理,此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恐慌而上当。
第四,及时了解电信诈骗案例。电信诈骗手段不断更新,了解案例有助于提高防范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