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及修复治理

如题所述

1. 调查区域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差,历史上曾发生地下水污染事件。加油站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商业用地,四周居民区环绕,西南部有工业区。2013年5月,确认加油站2号油罐(汽油)发生漏油事故,泄漏量不详。初步勘查发现,泄露的汽油通过加油站油罐区的未防渗部分进入包气带,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2. 调查区第四系含水组划分为第Ⅱ、第Ⅲ、第Ⅳ含水组,地质时代分别为Qp3、Qp2、Qp1。各层底界基本为黏土及粉质黏土,隔水层分布连续且稳定。第Ⅱ含水组是研究重点。地下水补给以降水为主,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流向由周边向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流动。各含水组以侧向径流补给为主,相互之间水力联系不密切。
3. 场地包气带厚度约18.55m,主要岩性为粉土和粉细砂,黏性土平均厚度7.5m,属于地下水中等易污染区。调查评价区内没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加油站成品油泄漏事件不会对最近城区水源地产生威胁。
4. 场地内浅层地下水受到成品油泄露污染,污染因子包括甲基叔丁基醚、空州苯系物、石油烃和多环芳烃类。污染程度达到极重污染和严重污染,主要分布在加油站场区内。深层地下水受到轻微污染。但分析认为,深层地下水并未受到成品油泄露污染。
5. 泄露的汽油沿罐区底部未防渗部位向下运移,主要受重力作用控制,造成泄漏点下部土壤污染。污染物透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由于污染物密度小于水,主要赋存于含水层上部。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不密切,深层地下水未受污染。
6. 污染物在含水层中迁移扩散速率缓慢,最大污染范围出现在2013年12月,随后浓度和范围逐渐缩小。但地下水运移判断,污染物可能在2015年12月后流出站区外,对周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7. 调查区地下水健康总风险值在(0~3.17)×10-4之间,大于美国环境保护署的风险水平上限。部分区域地下水需立即开展修复治理。深层地下水健康总风险值在(0~1.03)×10-7之间,小于美国环境保护署的风险建议值。场地土壤污染处于急需环境专项治理阶段。
8. 推荐采用土壤蒸汽抽提技术进行土壤修复治理,抽提联合人工干预自然衰减技术进行浅层地下水污染治理。两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相通性,可统筹考虑治理工作的工程和设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