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张学良为什么不反抗

如题所述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选择不抵抗的五个考虑


一、畏惧于日军武力


张学良执政初期,也曾有抱负,指挥东北军与苏联开战,企图收回中东铁路,结果损失惨重。而东北军连内忧外患的苏联都打不过,更别提对付野心勃勃的日本。日俄战争中,日本可是打败了俄国,抢占南满铁路。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工业国道路,多次入侵中国,甲午更是带来巨大创伤。辛丑后驻军铁路沿线,日俄战争后控制南满。日本扩张得到了英国支持,列强也持默许态度。


长期以来,尽量避免或者推迟与日本的军事冲突,是东北军自上而下的观念。张作霖在世时,尚对日本畏惧三分,何况小六子?遇到突发事件,选择绥靖也就不难理解。


一方蓄谋已久,一方避战自保,胜负也就不难看出。


二、寄希望于国联调停


国际联盟是联合国的前身,是战后解决和调节国际纷争、维护和平的重要组织。既然打不赢,寄希望于国联调停甚至维权也是自然之举。


国联对此确实干预了,派李顿来调查,以42票赞成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不承认满洲国的决议。但是,日本人就不执行,还直接退出了国联,让这一调停失去了意义。跪着的反抗,本身就靠不住。


三、保存实力的军阀思维


军阀思维就是:只要有军队,有地盘,就有一切。如果两者发生冲突,军队更重要。因为有人,可以抢地盘。


事变前,张学良已经嗅到了战争危险,打击反叛的石友三抽调8万主力入关,平叛后也未返回,就有保存实力的意思。事变发生后,张学良避战自保,不断将部队调入关内。即使马占山在黑龙江抗战引起全国舆论,张学良依然不发兵北上,导致对方孤军奋战失败。其中原因,当然是不愿意独自与日寇开战,牺牲自身实力。


东北军入关后,取得了绥远、热河及华北等地盘,后期到陕北。有军队确实就能生存,但却承受了全国的骂名。


四、扶持日本内部干预


事变后,关东军冲进张学良在沈阳的官邸,从保险柜里搜出了53份收款单,金额上千万,接受对象都是日本政界要人。最大的一笔五十万,给了两大党的重要干部、首相竞选人的床次竹二郎。此事爆料,说明张学良也并非一味等待。


他通过政治献金的方式,扶持日本政界要人,意图压制军部,建立了日本短期内不会动武的判断。只不过,他选择的对象不准,而且日本的内阁和军部从来都是两套班子,相互不服气。军部裹挟国家走上侵略道路,超出了张学良的预判。


五、亲日派从中作梗


东北军内部有大量亲日派,前清遗族最活跃。这些人一直密谋借助日本力量复国,利用权力放弃抵抗。最典型的人物是吉林边防长官、满清遗族熙洽,长期勾结日本势力企图光复满清。一年后,他们在满洲建立伪满洲国,绝非一日之功。张学良的参谋长荣臻在事变发生时下令不抵抗,后来也投降日本,甘当汉奸。这些人长期在张学良周围,影响不容低估。


除了这五个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


比如,东北军关键人物之一的杨宇霆和郭松龄先后被杀,失去了智囊型人物。张学良是在皇姑屯事件后被突然委以重任,完全靠一帮老人和中下级军官辅佐,失去了了科学思考、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另外,东北军的军纪涣散。事变当天,老大在北平看梅兰芳演戏,吉林省长张作相在锦州办理父亲丧事,北大营参谋长荣臻给父亲庆寿、旅长王以哲在沈阳参加社会活动,三个团长回家,只有一个参谋长在,都说明这帮将领缺乏危机意识。群龙无首,自然难以形成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