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用来自警的器物

好像是种器皿,在里面倒水,多一分会漏,少一分也漏,这东西叫什么?有什么历史?

“欹”是一种奇特而受倍受重视的器皿,被历代帝王悬于厅堂之上,成为治国的警戒之器。

“欹”的原始雏形是约6000年前仰韶文化所生产的一种从井中打水用的陶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东方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件“欹”的原始雏形。这是一件体形庞大、长身圆腹、两头尖、瓶身没有任何彩绘花纹的陶壶。这件陶器由于它尖尖的瓶底不能支撑壶身正立,因此,瓶身只能 “躺”在地上。仔细观察,发现壶身上还有两个小巧的耳朵,是用来系提绳的。人们将空壶放在水中,由于它体形庞大,壶身中空,因此一开始,水壶会倾斜地立在水中。随着水从壶口的灌入,壶身会慢慢地变成直立状态,此时人们只要用提绳将壶从水中拉起,打水就轻松完成了。

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欹器的记载,在陶罐基础上改良的欹器,不再被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汲水工具。《孔子家语·三恕》及《荀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孔子便问守庙人那是什幺,守庙人告诉他那就是欹器。孔子随后说道:“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倾斜;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会翻倒”(注:古文请自行查找)。说着,孔子让他的学生向欹器里慢慢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儿,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就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一口气说道:“唉!人世间哪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呢?”孔子通过欹器,领悟到做人就像欹器一般,不能自满,一自满就会有跌跤、翻倒的危险,即所谓“满而覆”。因此,他告诫学生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这一人生诫训,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欹器”这一蕴含了“谦受益,满招损”寓意的具体器物日后便经常被人们恭敬地放置在座位的右边,时刻提醒自己为人的准则。我们现在所说的“座右铭”就是由此得来。欹器具有“虚而欹,中而正,满而覆”的特点,华夏文明的祖先三皇五帝都曾把它作为警诫之器, 鲁国国君把它作为圣物放在庙中祭祀, 孔子用它来教育学生。

经过数千年岁月的变迁,“欹器”在陶壶原有的构造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已经由一件单纯的生活用具逐渐演变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警诫之物,“欹器”的外形也与陶壶有着很大不同。在山东曲阜的圣迹殿,还保存有孔子“观欹论道”的石刻,还有一位明代画家所作的彩绘“观欹器图”。如同史书中记载的一样,孔子正带领学生恭敬地向一位守庙人询问殿堂中央的盛水器。画面中央,正是处于“虚而欹, 中而正,满而覆”这三个状态的欹器。画面上的欹器悬挂于一个框架之上,圆口圆底,与原始的长身、圆腹、尖口的陶壶相比,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然而两者的原理是相同的,而且也都同样喻示着“谦受益,满招损,戒盈持满”的人生哲理。至圣先师孔子和历代的君王将相非常看重欹器,将它视为齐家、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警诫之物。北京故宫博物馆院保存有一件清末“欹器”的实物,它的样子像个插屏,底座上有一个框架,在框架的横框正面錾刻着“光绪御制”四个字,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容器。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浸到一半时,容器正好是垂直地吊挂;将水倒满后,容器会自动翻转,而把水全部倒出来了,之后,容器就又自动偏向一方而静止下来。光绪的父亲奕譞曾指着摆在案几上的欹器说道:人生如此器,未发达时苦苦支撑,艰难度日;有了成就,日子好过,就要知足;事情不要做得太满,满了就要颠覆。

因此,“虚而欹,中而正,满而覆”是欹器的三种状态。而在这三种状态中,“中而正”是一种最优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为人做事的基准(benchmark)状态。从这个意思推测,中庸之道也应该与此相关。

蒋介石(原名瑞元)先生之所以后来改名“中正”,推测他老人家应该蕴含了一种齐家、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正”就是欹器 “中而正”的状态,是一种最优状态,少则虚,多则履。至于王阳明的“大中至正”,“大”与“至”的意思应该相同,可以理解为“最”(maximized)的意思,实质与“中而正”一样,是一种理想的最优状态,警醒世人“谦受益,满招损,戒盈持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