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物质的电离程度?

如题所述

电离程度怎么判断:根据电离常数的大小判断,若电离常数大,能该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电离程度就大。

一、电离程度

电离程度就是分子在水中的电离的百分比。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后电离的百分比下降即电离程度下降。电离和水解的大小关键是看这种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即可以看其电离常数的大小,电离常数越大,说明其电离能力越强,反之其对应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能力越小。

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即电离度表示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离解的程度。

当溶液浓度下降时,有利于弱电解质分子变为自由水合离子,电离度增大;当溶液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自由水合离子变为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度减少。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

二、引起电离的原因

1、浓度的影响

当溶液浓度下降时,有利于弱电解质分子变为自由水合离子,电离度增大;当溶液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自由水合离子变为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度减少。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

2、温度的影响

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因此温度升高离子化倾向加强,又因大多数电解质电离时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这就导致温度对电离度虽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的必然结果。一般情况下,温度对电离度影响不大,但水的离解过程显著吸热,所以温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电离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19

弱电解质AxBy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

则,

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温度时有不同的电离常数。

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相同,但随着弱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转化率会增大。由该温度下的解离度a=(K/起始浓度)的算术平方根,可得知:弱电解质浓度越低电离程度越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