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的《古诗风》全文注音是什么?

如题所述

汉语拼音注音:

《风》唐代:李峤

《fēng 》táng dài :lǐ 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rù zhú wàn gān xié 。

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2、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3、过:经过。

4、斜:倾斜。

释义: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未得确证。有人认为,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名家点评:

复旦大学教授杨乃乔《千家诗新编》:笔法细致,观察敏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语言精练、准确、形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羊玉祥《古典诗文鉴赏》:四句皆对,字字皆对,也比较板滞。

扩展资料: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

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 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而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问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峤 (唐朝宰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风》     李峤(唐代)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

解   落    三    秋  叶,     能     开   二   月   花。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rù  zhú  wàn  gān  xié 。

过      江       千     尺    浪,    入    竹    万     竿    斜。

《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