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分布格局(或者说分布规则)是怎么样的呢?

如题所述

搂住首先要搞清楚IP的概念,这里简单的介绍下,详细的信息请查找更专业的参考。IP地址的形式是由4段数字组成,如:a.b.c.d,其中每个数都由0-255组成。
我们把计算机的IP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由于各个网络中包含的计算机有可能不一样多,有的网络可能含有较多的计算机,也有的网络包含较少的计算机,于是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即IP地址)设成三种定位的划分方式,这三种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上面的a)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b.c.d)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a.b),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c.d)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a.b.c)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d)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1111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

举个例子:
例如,X城市信息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73.140.2,对于该IP地址,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这样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写成:
  
  网络标识:210.73.140.0
  
  主机标识: 2
  
  合起来写该IP就是:210.73.140.2
这个IP就是上面分析的C类ip地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30
IP地址的全球协商由Internet号码管理局统一进行处理,下面又设有三家机构负责全球的IP地址分配,其中

ARIN负责美洲区域的IP分配;
APNIC主要负责亚太地区的IP分配,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大学中;
RIPE主要负责欧洲的IP分配.

具体的分配格局就要具体上网查一下了,不过可以这说,我们国家10个人一个公网IP,而在美国一个人10个公网IP,倒是很真实的说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