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霸王龙》这个绘本是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一个作品。讲述了因为小翼龙的善良感动凶残的霸王龙的故事。画面色彩对视觉很有冲击,用了大量的对比色。奠定了整个绘本的基调,暗示了翼龙和霸王龙不同的性格以及隐藏的危险,同时也渲染了小翼龙面对受伤的霸王龙的纠结。从整个绘本的基调色彩看,这不是一部能够让人阅读了舒心的绘本,但是故事的内容却感动了读者的心。深入绘本,不光是绘本里凶残的霸王龙被翼龙的善良感动了。我们也被翼龙的善良和霸王龙的遗憾打动了,也许这就是这本绘本的魅力所在。一开始出示绘本故事的时候,引起注意的是男孩子。他们对封面上的恐龙引起了注意,在晨间区域的时候要求老师为他们讲这个绘本。但是晨间区域的时间是不够一个绘本的阅读的。到了中班,想要细细体会一个绘本,一个活动的时间也不够。因此,中班阶段的绘本活动,就不应该只是给孩子阅读,而要让孩子学会怎样自己阅读。据此,我对原来绘本活动的目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第一次活动之后,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由于绘本故事过于冗长,在中班活动时间内难以达到活动目标。2.幼儿到最后的结束部分,已经难以激发对绘本的兴趣,整个活动也就仓促结束。3.在活动过程中,带领幼儿阅读回顾整个故事,时间完全不够。
鉴于以上问题,对于活动设计我又作了调整,直接在活动前面告知幼儿绘本名字。删去了完整欣赏故事录音的环节,提取有针对性的故事内容并提出要求,增加幼儿对霸王龙和小翼龙的前期经验,能更好的让幼儿理解故事。第二次活动的时间比第一次活动少了许多。为了增加故事的情感氛围,我在故事末尾增加了环节让幼儿续编故事,让孩子在故事完结时留在故事情绪中。续编故事能够很好的给教师一个反馈,检查幼儿学习情况。
第二次活动一开始,我从孩子的经验入手,请孩子说一说霸王龙是一种怎样的恐龙,加深对霸王龙的认识,为接下来的绘本阅读打好基础。观察封面时没有让孩子无休止地猜霸王龙可能和谁发生什么事。而是让孩子直接猜一猜故事可能讲的是霸王龙和谁的故事,把故事的人物聚集在一个点上,让孩子有兴趣往下看。接下来以配乐(班德瑞《春野》)讲述小翼龙在爸爸妈妈的抚养下健康成长的段落,中间不插任何提问,让孩子感受故事段落和事件的整体感。然后,提问爸爸妈妈市怎样用心抚养小翼龙长大的,并让孩子们学一学他们的动作和话,感受父母对小翼龙的爱。这里用的时间过短,可以再多一点时间分角色让孩子充分体验一下。在霸王龙受伤后环节,我让孩子先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翼龙,你会怎么做。孩子分成了两派,绝大多数赞成小翼龙赶快逃走,小部分赞成帮助霸王龙。这时候,我应该让孩子们有所争议,但又草草肯定了小部分的孩子,没有挑起活动中的小高潮。孩子们的感情真是细腻,所以感动的同时也要让孩子迁移到生活中,绘本教学还是通过绘本迁移幼儿的生活,而不是围绕绘本的故事内容,观察图片。延伸环节可以让孩子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还有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或帮助过他的人。不管是第一次活动,还是第二次活动,带给孩子们的震撼是显然的。正如有的老师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孩子们上课有今天这么投入。他们的参与,对于作品画面的表达,对氛围的共鸣,都是非常生动的。同一个阅读活动,经过不同的环节,对于整个活动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环节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也影响着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共鸣。研讨课让我感受到了有效课堂的无限深度,对于绘本阅读,我越来越不敢在课活动开展之前断言哪一种处理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体会。我所能够做的,只有尽可能还原作品本身的韵味,还原孩子的学习方式,以孩子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引导孩子学习,尽可能创造多种通道,让孩子浸染在作品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