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狂儒辜鸿铭,最后怎么样了?

如题所述

辜鸿铭最后因感染风寒,在北京病重去世,享年72岁。

民国大儒辜鸿铭,绝对是近代历史上无法忽视的一位人物,有人觉得他怪,有人觉得他传奇,但没有反对的一点是,他是个很有才学的天才。

辜鸿铭祖籍福建,他自己则在马来半岛出生,在那里待了十三年,辜鸿铭便被父母送到欧洲学习,在那里,他不仅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硕士文凭,更是激发了不得了的语言天赋,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诸多门语言,到20岁的时候,辜鸿铭已经成为了一个会九门语言,身揽十几个博士学位的天才青年了。

但辜鸿铭最传奇狂妄的人生,却是在遇到马建忠之后,1881年 ,辜鸿铭34岁,他在马来半岛遇到前来学习西方文化的马建忠,在和他彻夜长谈之后,辜鸿铭的思想发生了大转变,他对中国文化燃起了无比炽烈的兴趣,并开始前往中国学习。此后一生,他一直致力于宣扬中国文化,并对西方文化抱着嘲讽的心态。

辜鸿铭支持中国文化是全面式的,比如在民国新时期,被人们视为文化糟粕的长辫子,辜鸿铭却爱得不得了,他认为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因此他特地留了一头长辫子。因为这事,他也被人取笑过,据说辜鸿铭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期间,在上课时有学生嘲笑他的辫子,但辜鸿铭不仅没有感到难堪,还反对学生说:“我头上的辫子很容易去掉,但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没那么容易消除。”像这样一语双关的话,他就说了很多。

辜鸿铭一生支持着中国文化,他利用自己会多门语言的优势,翻译了许多中国著作,并将它们推出海外,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的优秀文化,他在海外十分有名,多位知名作家都与他有来往,托尔斯泰、毛姆、芥川龙之介等,这些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在那个剪掉辫子、普遍宣扬学习西方文化的时代,辜鸿铭始终坚持儒家学说,仁义之道,他留辫子,不穿西装,作风古板,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被人称为“狂儒”,其实,这也是他最有特点的地方。这样坚持了一辈子后,在1928年,辜鸿铭因病去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30
由于他最终仍然选择为朝廷效力,而没有跟上辛亥革命的潮流。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北大教学,不过无愧于一代大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