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袖分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断袖指的是汉哀帝要起身,衣袖被睡在身边的董贤压住,为了惊扰他睡觉,于是割断了袖子。

分桃指的是弥子瑕摘了桃子,先尝甜不甜,然后将剩下的给卫灵公尝。

典故:

1、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汉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这时董贤和汉哀帝每天同坐同食,出入则间车,毫不在乎朝臣的议论,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

有一次汉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了他的一个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的袖子,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

2、弥子瑕是卫国的嬖大夫,他在卫灵公前很得宠。卫国的法律,私用国君车架的要处以断足。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乘空隙连夜去告诉弥子瑕,弥子瑕假传命令驾着国君的车子出去了。国君听说了认为他很贤德,说:“好孝顺呀!为了母亲的原故,宁愿受断足之刑。”

有一天,弥子瑕同国君一起在桃园游玩,他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这个没吃完的桃子给了国君。国君说:“这是多么爱我呀!忘记了他已经吃过了这个桃子,来给我吃。”

扩展资料

断袖分桃流传至今,已成为男同性恋的代名词。

其他有关同性恋的典故

1、龙阳之好

魏王与龙阳君,一同乘船钓鱼,龙阳君满载钓了十几条鱼,却在哭泣。魏王说:“有什么不安的事吗?如果有,为什么不告诉寡人呢?”龙阳君回答说:“臣没有什么不安的事。”魏王说:“那你为何要哭泣呢?”龙阳君回答说:“臣为大王钓到的鱼而流泪。”魏王说:“什么意思?”

龙阳君回答说:“臣一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要把以前钓到的小鱼扔掉。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却能有机会担任大王的侍寝。还被封爵为龙阳君,在朝廷上,官员们都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让路。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宠信,美貌的她们也一定会拎起衣裙,跑到大王这里来。到那时,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钓的小鱼,也会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说:“不会的!有这样的想法,为何不愿意跟寡人说呢?”于是下令全国,说:“敢向我提进纳‘美人’于宫的,诛杀九族!”

2、楚宣王与安陵

安陵君是楚宣王的男宠,颇为得势。有个叫江乙的人对他说:“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为喜爱你的美貌,以后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甚至连所睡的席子还没破的时候,已经不再受到宠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说,连死也跟随他,就会长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顾。”

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没有对楚宣王说过。有一天,当安陵君和楚宣王在云梦打猎时,宣王有感地说:“今天打猎,真使我快乐,但在我死后,谁还和我一起享受这快乐呢?”安陵君听了以后,就流着泪下跪说:“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黄泉之下继续侍候你。”楚宣王听了大为感动,就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袖分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

出自《聊齐志异·卷三·黄九郎》:“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中国古代同性恋隐语

《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对食”即当今所谓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牺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这些幽禁的宫女因不得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

“对食”开始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南汉时,宫中有一条规矩,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因性恋对象为状元郎,所以这些宫女不仅不隐讳,反而矜夸于人。

同性恋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但史书中也偶有以“对食”指男子同性恋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张韶与卜者苏玄明于柴草车内藏兵仗,入宫作乱,二人对食于清恩殿。”这当是“对食”这个隐语的变通用法。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0870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4-04
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
第3个回答  2006-04-04
“断袖”,“分桃”是古代称同性恋男子的隐语,
“断袖”讲的是汉哀帝与幸臣董贤一天午休,唉帝醒后,发现袖子压在董贤身下,为了起来而不惊醒他,便割断袖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