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马诗》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原诗: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释义: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扩展资料

诗歌赏析

前两句描写边疆战场的夜景,表明作者思战,要建功立业的想法。后两句借马以抒情,表达自己没有被当做良马对待,却又想一展雄才大志,建功立业的心情。

李贺的其他著名诗篇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从诗人的生平了解他的作品

(公元790年)李贺出生在中唐时期的一个破落贵族之家,李贺自幼通眉长爪,长相奇特。

(公元796年)六岁的李贺写《高轩过》一诗得到韩愈等文人的赏识和赞颂,从此名扬京洛(京城洛阳)

(公元807年)李贺的父亲去世,李贺携诗《雁门太守行》去洛阳拜见韩愈,欲求官职,之后回去守丧三年。

(公元810年)三年守孝已满,韩愈与李贺写书信,劝其考取进士。当年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并通过了府试(通过的人有资格参加进士考试),年底就可以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就在这时候,有人放出流言,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李贺未能参加进士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诗·大漠沙如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4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原诗: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释义: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可是,诗人劈头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何用意呢?原来,诗人是用“大漠沙如雪”来代指西北边疆;用“燕山月似钩”来代指东北边疆。边疆正是骏马驰骋之地。

“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则是说这匹骏马希望早日佩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去驰骋疆场。其深层含义则是诗人也希望自己能像骏马一样驰骋疆场。

当然,李贺只是一介书生。他不可能真的像骏马一样在疆场上驰骋。他的“疆场”是科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他才能顺利走上仕途去建功立业。

可惜,造化弄人,就因为父亲“李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了避父讳,李贺便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韩愈专门写了一篇《讳辩》来替他辩解,可是依旧无济于事。于是,他就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诗·大漠沙如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2

后两句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原文:

马诗

作者:李贺

朝代: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扩展资料: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

《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后两句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这首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4

后两句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出自《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注释:

⑴大漠:广大的沙漠。

⑵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钩:古代兵器。

⑶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⑷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文学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别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联系背景,即可知此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