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和非OTC的区别

同一类药,是不是没有OTC的 比有OTC的药效好?
谢谢!!!

OTC,在医药行业中特指非处方药.非OTC就是处方药,处方药国家规定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够购买,非处方药就不受限制。
药种类不同,药效不能够比的。处方药是医生开的,所以效果比OTC好点,那是医术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1
带OTC的是非处方药,在药店都能买,按照说明使用,简单。不带OTC的处方药得有医生开的处方才能买,是医生诊断后根据病情等因素开的,具有专业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1
处方药

所谓处方药是指需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得到并要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Prescription Drug.表示,简称R(即医生处方左上角常见到的R)。

处方药一般包括: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癌药物等;某些疾病必须由医生和实验室进行确诊,使用药物需医生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心血管疾病药物等。

非处方药

与处方药相对,非处方药是指那些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国际常用的术语有:Nonprescription Drug, 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为OTC Drug,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非处方药简称的习惯用语。这些药物大都属于如下情况: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补剂,如维生素、某些中药补剂等。

如何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品牌、标识物、标签及含有OTC指导的用语

在国际上,非处方药在品牌和标识物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如品牌应尽力统一,同时重视不断创新的提高知名度,以便在连锁店销售,同时也以品牌作为保护自己产品的措施。标识物应能明显区分该药是作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如美国的处方药均要注明"联邦法规定无医生处方禁止调配"(Federal Law Prohibits Dispensing Without Prescription),而非处方药标签上应有"适应的用药指导"(Adequate Direction foruse),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字样或标识。检签应以正常人能理解的文字表述,甚至加以图解,以便消费者凭标签便能正确使用非处方药。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非处方药标签的7项内容有:(1)产品名称;(2)生产商、包装商或分发商的名称、地址;(3)包装内容物;(4)所有有效成份的INN(国际非专利药物通用名)名称;(5)某些其它组分如乙醇、生物碱等的含量;(6)保护消费者的注意事项及忠告性内容;(7)安全、正确使用该药品适当的用药指导。因此,人们在识别非处方药时一般可从其品牌、标识物、标签及含有OTC指导的用语中得以辩认。�
相对于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的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OTC)是指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安全性大小不同!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其中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具有不需要医生处方、适应症是自我判断的病症、应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主要由感冒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助消化药、皮肤科用药等常用药组成。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虽然是经过医药学专家的严格遴选,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它们仍然是药品,因此,在使用时同样要十分谨慎,切实注意下述几点:
1、通过各种渠道,充实、提高个人的用药知识,作为自我药疗的基础,便于小病的自我判断。
2、正确选用有国家统一的标识的非处方药。
3、仔细阅读标签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缓解一些常见病症之目的。必须按推荐剂量服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服量应按年龄酌减,如果随意服用是会发生不良后果的。
4、认真检查所选药品有无批准文号及非处方药“登记证书编号”。
5、注意药品的内外包装是否有破损及有效期。
6、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得擅自超量、超时使用,若有疑问要向医师咨询。有不少药品在说明书上指出服药三天或一周后,病情未缓解应停药,并向医生咨询,以免病情发生变化,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