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师说我还是半个哲学家怎么回答她?

怎么回答别水好啦

说到哲学,我们成年人通常会惯性地认为这离我们生活太远了,这是哲学家的特权。那要是有人说“儿童也应该接受哲学训练”,你是否会觉得这很荒诞?如果你有这样的反应,不妨看看下面的观点,也许会给你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

儿童玩哲学是可能和有必要的吗?

童诗的哲学味

在好多人看来,大人都玩不来哲学,小屁孩就别提了!其实这是误解。前面提到过的那首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就暗示我们:儿童对春天的理解方式其实比大人更接近哲学智慧的本性:春天就在你身边,为什么要到处寻找呢?你应该从你置身于其中的活生生的世界里感受、体验生活的诗意和智慧,看来,儿童是有一双洞察世界的慧眼的。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孩子们的诗作,看看他们哲学天性究竟有多厉害。

例1

一个美国8岁的小孩叫玛丽,写了一首《地球游乐场》:

小朋友的地球/应该成为超级游乐场/汽车都去钻地道吧/马路给我们踢足球/轮船全都改成飞艇/大海给我们开碰碰船/在南极和北极之间/再造一列空中飞车/转眼间,就完成环球旅行。

这是孩子对地球或世界的天然理解,它是自由游戏的舞台,而且完全超越时空,真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具有何等的气魄,我们大人可能想都不会想!

例2-3

我女儿李筱寅7、8岁的时候成天叽叽喳喳,说出来的话和诗实在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很有意思:

日课表/是教室的一扇窗子/里面放着规规矩矩的凳子和桌子/坐着规规矩矩的小孩子/下课铃响了/一群小鸟儿飞出窗子/飞向校园/飞向蓝天”

再例如:

太阳公公起床了/小鸟也起床了/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从那棵树跳到这棵树/又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看着路上黑压压的人群/冷冷一笑/‘哼哼,做个没翅膀的东西/——“真没劲”!

这两首诗自然而然流露了是对自由的向往,其实,“人生而自由。”这是一个从孩提时代就被充分认知的人生真理!

例4

我国台湾省一个叫林金枝的小学生创作的一首《我家的弟弟》:

弟弟跌倒了/擦破了皮/奶奶的眼睛像放大镜/把它看得好大好大/妈妈拿出消毒水、红药水/眼睛像显微镜/一直检视着破皮/而弟弟的眼睛/却像望远镜/直望着/树下的游戏。

还有什么诗句能比得上描写得如此自然、美妙而伟大的亲子之爱?尤其是最后描写弟弟心不在焉似乎是理所当然地消受着这份爱,更反衬了亲情的无比高贵。

例5-7

当然,孩子不只是片面地享受爱,他也懂得爱的,有时这种爱还真有点普渡众生或创世的意味。例如日本9岁的小朋友阿雄写的《做动物的朋友》:

在小朋友的地球/任何动物是朋友/鲨鱼背着孩子游泳/孩子也不欺负小狗/长颈鹿给教师擦玻璃/熊猫跌跤,我给揉一揉/在和和好好的地球/子弹成了鞭炮/猎枪统统生锈。

根据我国辽宁西丰县小学生李冰雪小朋友的诗《种太阳》谱写的同名歌曲早已家喻户晓。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播种一颗就够了/会结出许多许多的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棵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温暖明亮。

韩国的一位11岁的小朋友李元凤写的《儿童是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与上面两首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已经变成一条一条的小溪流/它们有一天还将变成海洋/当朋友和朋友合在一起的时候/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实在天上流动的星星/它们有一天还将变成宇宙/世界上一点一点的光/各在不同的地方/可有一天它们碰在一起/就像含笑的鲜花开放。

读着孩子们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自然会想起《圣经·创世纪》第一章里的那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原来孩子就是光明的源泉。

例8-11

不过,别以为小屁孩是只懂爱不懂批判的。他们的批判有时很俏皮的,有时又是很辛辣的,充满智慧和哲理。你看:

“我家的妈妈叱责我的时候/‘你看对面家的哲哲那么乖’/哲的妈妈叱责哲的时候/‘你看对面家的雄雄那么乖’/我家的妈妈叱责我的时候/就像对面哲的妈妈那样/哲家的妈妈叱责哲的时候/就像我的妈妈叱责我一样”(《叱责的妈妈》,韩国竹山小学生张明翁)

这是批判妈妈的,孩子已经识破了妈妈叱责的诡异之处,你夸人家孩子乖,人家妈妈还夸我乖呢,而你却叱责我!

又如:

“下课的时候/有很多人在黑板上画画/上课了/老师说:/‘画得很好看/以后天天给你们画画。’”/不久/老师忘了她说的话/天天用黑板出‘课题’。”(《画画》,台湾建仁小学生洪文彦)

这是批判教师,不诚信,而且搞应试,尤其不重视艺术。

又例如:

“‘小弟弟,我们来做游戏/姐姐当老师/你当学生’/‘姐姐,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我看——/让他当校长算了’”(《游戏》,詹冰)

这是委婉地批判校长,校长常常脱离课堂,脱离小朋友,所以小朋友都觉得校长远远不能和他们心目中的神老师相提并论了!

再看:

“战争趁和平睡觉时/偷偷地跑出来捣蛋/弄得/美国跟利比亚/伊朗跟伊拉克/以色列和阿拉伯/争得脸红脖子粗/和平/你到底何时才醒来”(《和平睡着了》,台湾台中县小学生丁谕弘)

这就完全是严肃的社会批判了!

孩子是个哲学家

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儿童是个哲学家。

以前的哲学研究只关注成人尤特别是那些大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几乎不关注孩子是否也有哲学思考。其实这是误会孩子了,孩子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认为,儿童的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的自由游戏心态,非常合乎哲学问题产生的情境。而且,在我看来,儿童的本源思维、灵性思维、直觉思维、纯粹思维更接近真正的哲学思维,可能比沉醉于俗世的成年人更容易接近世界的真相,就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孩子一样,能一眼洞穿皇帝什么也没有穿,尽管儿童的哲学表达肯定比成人稚嫩些,但他触及的哲学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很可能是不亚于成人的。所以,对儿童进行哲学启蒙教育并非不可思议,恰恰是根植于儿童的哲学天性。

马修斯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小孩子、或者某些小孩子作起哲学来比所有的大人都强……但是,孩子的哲学所拥有的清新、迫切、自然天成,既值得我们为他喝彩,又有助领略成人哲学或哲学本身的特质或意蕴。”(《童年哲学》)

事例一

伊恩(6岁)感到懊恼的是他父母朋友的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他们不让他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妈妈”,他用沮丧的口气问道:“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自私好?” (马修斯:《哲学与幼童》,对比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桑德尔哲学课上的问题:一辆电车刹车失灵,如果直行,尽头有五个工人在工作,如果拐到另一个岔道,尽头只有一个工人在工作,如果是你,会怎么做?6岁的伊恩和桑德尔教授提出的问题,都涉及功利主义哲学问题。)

事例二

我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对我进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穷追不舍”,她经常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最后会突然问:“‘意思’是什么意思?”张口结舌之余,我会惊叹儿童对本源问题的迷恋。

对孩子进行哲学启蒙很重要

总体看来,必须坚决承认并惊叹儿童的哲学思辨天性,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指哲学思辨潜能)上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并充分地挖掘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但又不应当过份夸大其词,孩子的哲学天赋是一种潜伏的、沉睡的智慧,需要我们的唤醒、激活和释放。

需要指出的是,儿童的哲学天性在当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普遍地被剥夺、压迫和扼杀,儿童哲学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匮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精神发育和成长的高度、宽度和深度。这从反面证明了儿童哲学教育的迫切性。儿童的哲学天性只有通过教育或训练,才能得以释放和实现,由于哲学思辨具有高屋建瓴的品格,所以,通过哲学训练,对他们一生的精神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回答就是说身为语文老师,肯定是半个哲学的家,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是不可能当老师的
第2个回答  2020-11-06
你好,那么你就回答他说我是半个哲学家,你是一个哲学家,这样去回答他呀。
第3个回答  2022-04-04
我觉得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就是他对你一个知识层面非常的认可,你可以好好的和他沟通沟通你的想法
第4个回答  2020-11-06
如果老师是发至内心说的,只能回答客气的“过奖,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