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为何有生殖崇拜?

如题所述

原始生殖崇拜是一种普及世界的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它是原始人类文明初期之人类文化最集中、最真实的一种体现,是史前文化的温床和精华。

之所以会产生生殖崇拜,是原始人类祈望能借此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祈祷种族子孙的繁荣;一是为了祈祷人类生存不可缺的食粮——五谷的丰收。可以说,生殖崇拜涵盖了人类繁衍和生存两大主题的全部内容。

01 生殖崇拜为了祈祷种族子孙的繁荣

由于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不断的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剥夺人类生命的危险。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增长率是当时人口生产的特点。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工具极为简陋的原始时代,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劳动人口的增加,这种状况在漫长的农耕时期一直延续着,至今仍是改变人们生育观念的主要障碍。可以说,人口数量在原始社会中是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存在下去的大事。生殖崇拜正是反映了原始人类对于人类自身存在延续的强烈渴求。

这种祈求和希望在至今犹存的生殖崇拜遗风中仍可见一斑,它已经积淀成为我们中国人以人丁兴旺为喜,以子孙满堂为福的人生理想。比如,《诗经·周南·桃夭》是为女子出嫁写的祝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中用茂盛鲜艳的桃花来比喻出嫁的姑娘,用桃树结出的又圆又大的果实预示她将要如桃一般地生儿育女,最后又用繁茂的桃叶暗喻她的家庭兴旺发达。

还有如,“三月三上巳节”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上巳节即“尚子”,在至今保留的很多庙会活动中求子仍是主要内容。如河南淮阳地区的“人祖庙会”,当地人把华夏始祖伏羲称为“人祖爷”,把女祸称为“人祖奶奶”,在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节日期间举行各种求子仪式。

祈求人丁绵延也是各地各种祭祖活动的中心内容。如苗族祭祖时必须从山洞里请出“央公”、“央母”木偶像,来表达祈求在祖先保佑下人丁兴旺的愿望。各地的各种生育神崇拜如观音娘娘、地母娘娘、圣母娘娘等祈子的目的更是不言而喻。

生殖崇拜活动沿袭至今,祈求生育、追求人的繁衍已经成为唯一的目的。然而,在远古之时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指导下,人们认为人的生育力与自然的生育力是统一的,两者互相促进,才能万物兴荣,人丁兴旺。因此,原始生殖崇拜既包含对人的生育力的崇拜也包括对自然的生育力的崇拜。

人们羡慕自然界旺盛的生殖能力,希望能够获取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祈子仪式都选在春天,并且在郊外进行的原因。“春社”各种节日就是反映了人们希望与自然同生长的心态。

据统计,在我国有近40个少数民族有男女狂欢的节日习俗。如华南地区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侗族的“三月三”花炮节,仫佬族的“走坡”、瑶族的“耍歌堂”、黎族的“放蜜”等;西南地区苗族的“爬坡节”、“采花山”、“摇马郎”,布依族的“浪哨”、“赶表”、彝族的“跳月”,白族的“绕山灵”,纳西族的“三月会”;西北地区很多民族共有的“花儿会”等等。《周礼·媒氏》说: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罪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把男女相会提到法令的高度,可见其意义之重大。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了原始生殖崇拜除了对人本身的生育力即生命创造的虔敬之外,还包含了对大自然旺盛的生育力的崇敬,并且他们希望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的交合以借取大自然的力量,从而促进自身的生生不息。

02 生殖崇拜还体现了对农业繁盛的祈求

世界上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经历了原始农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因此,促进自然的增殖就表现为人的生殖活动对农业丰收的保障作用。

新石器时代社会所最关心的是农作物收成。故而对于原来由于女人为着增多植物和繁殖植物而举行的一些图腾仪式,就更加被重视并予以发展。最具特征的是那些用人的交合来刺激丰收的那些丰产礼节。

比如,印度尼西亚爪畦岛的居民,当稻花开时,农人夫妇每于夜间绕田间行走并交合以促其成熟,此风俗曾传入我国,即所谓撒种子。在贵州苗族有跳花习俗,在跳花坡上男女青年在花树下唱歌、跳舞、谈情说爱,祈求农业丰收。即是谚语所说的:

“苗族不跳花,谷子不扬花。”

甚至在实行女子婚后“不落夫家”的—些南方少数民族在插秧、秋收等农忙时,夫家往往得派人把新娘请来与丈夫同居。生殖崇拜祈求农业丰收的功能不可谓不大。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相信信仰和巫术的力量较之技术更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始人实行的是杂居群婚,他们想像某些低等的精灵也实行这种关系。比如,在罗马神话中,农牧神是男神,支配土地长出庄稼,并促进动物、牧群的繁殖。他们生活在森林和田野上,为了使大自然变得更加美好,他们大部分时间用于追逐仙女求欢。

很多神话传说中谷神与生育神是合二为一的。丰饶之神往往以丰满的母性神形象出现。在土地崇拜中,地母是最高的神灵,这些古老的神话反映了人们把人类生殖力和土地生殖力的等同一致的观念。生殖崇拜表现出来的是当时人们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需要的统一,是生存的需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生殖崇拜集神秘性、现实性于一体,是原始人类的主要精神文化,因而也是原始美术、原始音乐舞蹈、原始文学的渊源。世界各地古老的洞窟艺术、岩画中都有生殖崇拜的痕迹。各种节日活动所唱的情歌、舞蹈是原始文学、原始音乐舞蹈最奔放、最具魅力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9

据说甲骨文的“家”字,其实原意就是一头养在猪圈的猪,代表了古人对猪生殖能力的崇拜。原始人的生殖崇拜主要在于自身实力偏弱,家族繁衍繁盛才能更长时间地延续下去。

原始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生存竞争的失败者,早期人类远祖的种群因为数量增加有比较强的种群内部斗争,而当时的自然界也存在着一些爬树迅速的猫科动物,人类远祖也是它们猎捕的对象,于是某一支原始人类族群来到地面上生存。

起初战斗力的偏弱使得人类远祖一度濒危,就像如今很多动物在人类扩张下逐渐灭绝一样,所幸人类灵光一闪,捡起了地面上的石块、木棒,作为武器保卫自身同时作为猎捕的工具。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人类站立行走解放了双手,手足完全分工,下肢支撑奔跑,上肢进行精细的活动。

自从掌握武器和火焰之后,人类已经没有猛兽天敌,不仅如此人类还会主动出击去猎捕剑齿虎、猛犸象,此时的人类已经进入了晚期智人时代,但是人类族群的数量并没有获得大幅度提升,在人类演化的前三四百万年人类的数量一直只是缓慢地增长。

究其原因在于人类迁徙的历程中不仅要面对猛兽,还要面对陌生自然环境中的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人类迁徙的道路上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但是微生物却一直侵袭着人类。人类族群只有在文明前后,也就是大约1万年前开始,开始从自然界中寻找动植物用于疾病治疗,古老的巫就兼具医的责任。

后来人类逐渐在各地区定居,面对的病原相对简单了些,但是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对于自然了解的缺失生产力不发达、族群之间的竞争,一些族群还是面临着灭亡的危机。在距今大约10000年左右的时代,人类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不同的部落之间因为生产内容不同有了原始的贸易,以物易物,但是有时候却会直接导致冲突甚至战争,在这种情况下部族人口数量就占据着重要因素,所以人们希望多生一些,此时也是从母系到父系转变的重要阶段,个人的勇武以及男性的战斗力成为保护族群安全的重要因素。

也是在初期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开始驯化饲养家禽家畜,人类看到了很多动物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因此以动物的形象创造符号、文字,代表着生殖崇拜,甲骨文的家,其实是一头关在屋檐下的豕。 豕,念sh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

这背后是希望族群长久有序地存在,希望使自己部族文化得到延续。这种现象在文明初创阶段是很普遍存在的,至今一些生存在隐秘丛林的原始部族仍保持着生殖崇拜,而很多地区也还有残留,如今在尼泊尔等地区仍保持着相当的生殖崇拜,相关的绘画遍布大街小巷;日本也还会进行类似的祭祀活动,用木头雕出人体那部位,然后沿街进行祭祀活动。

生殖崇拜是人类在力量较弱时代面对自然灾害、面对人类之间斗争、面对猛兽之时的无奈,现在我们知道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人多力量大,那时的人类力量薄弱,对这一点的认识将更加残酷,所以对生殖的崇拜一定程度上又是对力量的崇拜,希望族群屹立于自然界的顶点,以致千年万年。

第2个回答  2021-01-28
在原始社会几乎没有任何科技可言,整个社会十分的愚昧和落后一个部落的强大,依靠的是人口,只有人口多的部落,实力才会强大。所以有生殖崇拜的现象。
第3个回答  2021-01-27
因为原始社会的人太过于愚昧无知,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非常的正常。
第4个回答  2021-01-22
为繁衍后代,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低,医疗条件差,人类死亡率高,所以会对生殖崇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