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韩信性格是什么样的?

是冷酷的?幽默的?滑稽的?文雅的?粗爆的?……

韩信在最有可能反叛成功的时候拒绝背叛刘邦,因为刘邦“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感恩重义的人,也是因为他曾历尽坎坷。 作为一个破落的低级贵族,韩信早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有一些怎样的遭遇?这些遭遇对于他的性格和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最终也遇到了一个伯乐,这就是萧何。韩信的荣辱成败写就了那一段最辉煌的历史篇章。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出身呢? 《史记》为韩信作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列传一开头就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这些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信息:第一,韩信曾经是布衣。什么叫布衣呢?就是没有官职的人——有官职的人可以穿锦,而没有官职的人只能穿布。但是请大家注意,这布可不是现在的纯棉,因为那个时候咱们中国还没有棉花,这个布是麻布。第二,韩信没有钱。贫,古代的贫是没有钱财的意思;穷,是没有官职的意思——在上古的时候,“贫”、“穷”两个字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看到,韩信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官职,所以可以说他是贫穷。第三个信息告诉我们,韩信好带刀剑。那么他是带刀还是带剑呢?我的结论是:韩信带的是剑。为什么呢?因为古汉语为了好听,往往要用两个字,而第一个字又往往是虚指的。比方说缓急,没有缓,只有急;所以“刀剑”,我认为没有“刀”只有“剑”。而且在后面司马迁还写道,项梁项羽起义以后,韩信“仗剑从之”——拎着一把剑就参军了,可见韩信平时是带剑的。这个信息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韩信有贵族身份。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有贵族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带剑——当时冶金技术并不高,铸一把好剑很不容易。我们去看一些古代文献或者看一些古代故事,往往说一把宝剑铸不出来之后,非得有一个人跳到炉子里面去,才能铸出来一把好剑,所以剑是很高贵的。我们看武侠小说,里面大侠大多用剑,你看有没有一个大侠用斧头或是用两把铁锤的?那不成体统。只有一身长衫,手上拿一卷书,这儿佩一把高贵的剑,才显得风流潇洒。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韩信可能是个破落贵族。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破落贵族,韩信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他又有一些什么遭遇呢? 司马迁告诉我们,韩信这个人有着贵族身份,还有一把剑——我猜测这剑可能是祖传的,韩信他肯定买不起——却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什么本事,史书上的说法叫做“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就是说韩信他没有什么良好的社会表现,因此地方上招募低级公务员——叫“吏”——的时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后又说,韩信不能“治生商贾”。什么叫商贾呢?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韩信他没有这个本事,不会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贾,那他该怎么吃饭呢?韩信是“从人寄食”,就是他只能到人家家里去混饭吃、蹭饭吃,所以“人多厌之者”,就是当地的人都很讨厌他。一个大男人,整天挎把剑,啥也干不了,到处混饭吃,这样一个人会讨人喜欢吗? 韩信经常去混饭吃的一家叫做南昌亭长,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呢?当时的制度叫做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就是十个村子合起来叫做一亭,十个亭合起来叫做一乡。那么可以推测出来亭长比乡长低半级,比村长要高半级,这人是这么个职务。这个亭叫南昌亭,并不是我们现在江西省的南昌市,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个南昌亭长大概多少有点钱,韩信就老到他家里去混饭吃,天天去吃,吃得这个南昌亭长的老婆一肚子气。最后,南昌亭长的老婆就想了一个办法:半夜起来做饭,天亮之前把饭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韩信早上起床,摇摇荡荡来吃饭,一看饭已经吃完了。韩信当然明白了,人家是讨厌他了,他一赌气,就和南昌亭长绝交了——我不跟你玩儿了——他脾气还大得很。 然后他跑去干什么?跑到河边去钓鱼。你想想他这种没本事的人,我估计那鱼大概也是钓不上来的。正好,河边有几个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那个时候丝绵的棉絮要到河里面洗一洗。这些漂母每天来洗絮的时候都自己带饭,其中有一个一看韩信没饭吃,可怜他,就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每天去洗絮就每天分饭给韩信吃。有一天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韩信说,明天我就不来了,以后吃饭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吧。韩信说,谢谢大娘,将来我一定厚报您。漂母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还说什么厚报?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你还说这种大话? 所以,此时的韩信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他不讨人喜欢,大家就都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会来羞辱他。有一天,淮阴市面上一个地痞无赖就跑来羞辱韩信,说,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还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啊,你是个胆小鬼!他这么一说,呼啦就围上来一大群人看热闹。这个家伙气就更盛了,说,韩信你不是有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剑来刺我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6
说起韩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萧何月下追韩信,胯下之辱,这些典故都出自韩信,那么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韩信,他的真实性格行为特点是什么?在几乎与汉高祖刘邦平起平坐的地位中又因何失败被杀,这与他的性格又有哪些联系?

一、甘受屈辱,目光长远

韩信在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到青年时期,韩信因没有德行而不能被推举做官,做生意又没有头脑,不会做买卖谋生,生活更加困苦,因此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都很讨厌他,称他为无赖。一次,一位少年故意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喜欢佩刀带剑,其实胆怯懦弱”之后又当众羞辱他说:“你要是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看了看他,便甘愿从他胯下过去,市人皆笑,认为他胆怯,是个懦夫。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胯下之辱的由来,这足以体现出韩信的忍耐心有多大,为了自己长远的未来,甘受胯下之辱,假如韩信一下刺杀了那个人,当时算是解了气,可后来又如何,历史上还会有那个赫赫有名的韩信吗?这我们就不敢说了。

二、志向远大,一语惊人

据《资治通鉴》记载,韩信逃离楚军后,归附刘邦,仍然没有什么名声,后来韩信因获罪,被判处死刑,到行刑的时候,与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被斩了,轮到韩信的时候,韩信抬起头,正好看见滕公夏侯婴,就说:“汉王不是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滕公听了十分惊奇,又见他相貌威武,就没有杀他,与他交谈,认为他的才能过人,胸怀大志,报告了刘邦,因此保住了性命。可见韩信的远大志向和临危不惧的胆识。

三、渴望重用,不甘为下

在韩信被滕公救下后,刘邦一直不怎么看重他,然而在与萧何的多次谈话中,萧何却被他的军事能力所震惊,认为他很不一般。后来韩信一直得不到重用,借机逃离了刘邦,萧何听说韩信逃走的事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追赶韩信,经过一番苦劝后终于让韩信先留了下来,萧何便再次向刘邦举荐,让韩信做了大将军,成就了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

四、得寸进尺,野心过人

这大概是韩信最大的缺点了,韩信被刘邦重用之后,在攻城略池方面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在攻打楚地时,韩信竟要挟刘邦,攻打下楚地后封韩信为楚王,在当时的情形来看,这显然是对刘邦的无视,刘邦听后异常愤怒,正要发作,却被萧何劝了下来,认为如今正需韩信,若撤离韩信,必将大乱,刘邦只得封韩信为楚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嘴上虽封韩信为楚王,但心中却心存不满,这也为日后韩信被诛埋下伏笔。

五、狂妄自大,终被诛杀

韩信助刘邦打下天下后,越发骄横和自负,因此并不得刘邦的喜欢,韩信明知如此,却并不收敛,据《史记》记载,信知汉王畏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鞅鞅:不满的意思),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这简短的几句话,足以道出了韩信的狂妄自大,认为自己功高盖世,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羞于同列,这能不遭到刘邦记恨?并且有一次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段对话明显体现了韩信的得意忘形,一点也没有顾及皇帝的颜面,有功高震主之意,使刘邦对韩信愈发厌恶。就这样,久而久之,君臣之间的猜忌心越来越重,最终韩信萌发了造反的念头,说服陈豨,一同谋反,终因策略不周被人告发,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入宫中,一举拿下了韩信,杀于长乐钟室,夷灭三族。

纵观韩信一生,他在用兵打仗,攻城略池的方面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他从前那甘受屈辱的心理也造就了他日后的辉煌,但功成名就之后他那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成为了他致命的弱点,使他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由功高盖世变为了乱臣贼子的下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01-09
正面的来说:韩信很自信,很善良,有些谦卑(对比自己能力强的,如李左车),因为他是母亲带大的所以有些柔情的男子
反面来说:韩信很自大(对大部分人而言),恃才放旷,心不够黑(作为军事家来说确实是缺点,如果他当初能够背叛刘邦还能打好多年呢)。总的来说从政治上来说他还是太单纯了
第3个回答  2013-07-06
通过他敢说敢做,敢跟刘邦要官,可以看出比较刚毅;钻别人的裤裆,说明能屈能伸。但没有什么政治远见,导致最后被杀。
第4个回答  2020-04-30
缺点是自大,优点是足智多谋,写过韩信兵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