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小说发展概况

如题所述

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长篇和短篇,白话和文言,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历来被后人称为名著的小说,多产生于此时。(一)明代小说1、拟话本:拟话本指的是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形式而创作的短篇白话小说。拟话本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着重描绘了市民阶层中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妓女的生活及心态,但也流露了因果报应、宣扬色情等思想和庸俗情绪。著名的拟话本集有: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陆人龙的“一型”——《型世言》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2、章回小说:明代出现了中国第一批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当时成就最高的章回小说是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成熟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创作风格上,小说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在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并没有机械地照搬历史,而是运用浪漫主义的想像,对史实进行了一系列改造,糅进了许多虚构成分。在艺术结构上,小说恢宏壮阔而又严密精巧。作者以蜀汉为中心,以蜀、魏矛盾为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折多变,又脉络分明。在人物塑造上,尽管存在着类型化与定型化的缺陷,但许多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刻画得最出色的是被称为“三奇”、“三绝”的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诸葛亮号称“古今以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智的化身,达到了“智绝”;关羽号称“古今以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是义的化身,达到了“义绝”;曹操号称“古今以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是奸的化身,达到了“奸绝”。(2)、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白话小说,也是第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小说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写人艺术的重大突破上,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写出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物性格,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起义英雄的形象,如林冲、鲁智深、李逵、宋江等。但有些人物还不够典型,性格平面、单一,传奇色彩太浓。(3)、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神魔小说的代表。小说在艺术上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作者把神话题材和现实生活内容熔铸在一起,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想象奇丽丰富,塑造出孙悟空、猪八戒这类融神性、人性与动物性于一体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上述三篇小说属于世代累积型作品,不是一位作家自己构思独立创作,而是在长期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经过文人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成的。(4)、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则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代表,是第一部写家庭题材的长篇小说,被称为“第一奇书”(张竹坡语)。书中展示了一幅以“混账恶人”西门庆为中心的百丑图,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堪称我国古典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审丑、审恶力作。小说突破了前代以历史、神魔为描写对象的题材领域,直接取材于明代社会生活,以家庭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西门庆一家的兴衰透视整个社会的兴衰变化,描写的都是普通的市井人物,现代生活及市井世情第一次进入了长篇小说,明清小说从此走向新的发展方向。(二)、清代小说清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与明代相比,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就文言短篇小说而言,清初产生了我国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聊斋志异》;就长篇章回小说而言,清中叶出现了我国讽刺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儒林外史》和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红楼梦》。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独具艺术个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它继承和发扬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和唐代传奇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花妖狐魅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颂爱情,寄托作者内心的孤愤。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丰富,女性形象塑造得尤为成功,即使是花妖狐魅,也极富人情昧,一个个心地善良、才貌双全而又性格不同,如黄英、青凤、婴宁、小翠等。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人胜,境界奇幻绚丽,富有生活气息。《聊斋志异》创造性地运用文言语体,又融会大量口语方言,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法多变,形成了一种典雅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刻画了一批面目各异的封建知识分子、市井奇人以及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显示了社会的种种病态,揭露了官场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败及其对人性的伤害。对晚清谴责小说乃至以后的讽刺小说都有极大的影响。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高超的讽刺艺术,将喜剧性与悲剧性相结合,将现实的真实性与艺术的合理夸张相结合,塑造了一系列悲喜融合的讽刺形象,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等;小说的结构也独具特色。只有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即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没有贯通始终的人物、事件,而是在自成单元的故事中,由前一故事的主角在完成其故事后,又由新的主角来完成他的故事。3、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它以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的毁灭,反映了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在总的思想倾向上,打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写了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才子佳人俗套,提倡以思想倾向的一致作为爱情基础的知己之爱,对爱情这一题材进行了丰富深入的描写。在题材选取上,一反传统小说题材因袭的现象,比以前任何作品都更发扬了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原则。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传统的传奇式的写法,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一大批多侧面、立体化、个性化的典型形象,如凤姐、宝玉、黛玉等。在情节上 , 摆脱了传统小说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倾向,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寻常的审美意义。在结构上,一反传统小说的线形结构形式,采用了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形式。中国故事小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语音艺术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是我们应当继承的宝贵财富。我们通过阅读这些古代的优秀小说,从而了解历史,认识社会,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3
晚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有三条:第一,是由于印刷事业的发达,尤其是石印和铅印技术的引进,没有以前那样刻书难的问题,加上新闻事业的发达,报刊需要广载小说,在应用上需要多量生产;第二,是由于当时智识阶级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从社会意义上认识了小说的重要性,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第三,是由于清室屡挫于外敌,政治上又极窳败,大众知道政府不足于有为,遂写作小说,以事抨击,并提倡维新与革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