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是怎样的故事?

如题所述

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他四岁就进村读书。七岁能写诗,八岁能作文。15岁时学习古典文学,9年前在西宁市列入进士榜。他决心一生写作,在许多地方讲学,很受欢迎。在家时,他长期在汉云寺和桂山书院,潜心学习,从事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到浏阳县任县令,不遗余力,绕道洛阳,去拜访程颐,以求深造。有一天,杨时和他的学友游苏拉,因为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他们到老师家里去请教。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寒冷,云雾缭绕。他们走在半路上,风很大,雪下得很快,冷风肆无忌惮地吹过他们的领口。他们松松垮垮地捆了起来,匆匆赶路。杨时来到屋里,先生坐在炉子旁沉思。杨时两人担心打扰老师,就在门口等着,没有叫醒先生。

这时,远山如玉,银妆素裹,房屋也披上了白茫茫的一片。杨石的一只脚被冻得发抖,但他仍然恭敬地站着。过了很久,程颐醒了过来,透过窗户发现杨氏站在雪中。他浑身是雪,脚下的雪有一尺多厚。他站起来,欢迎他们进屋。后来,杨时知道了程门立雪的真正含义,东南学者推杨时为 "程学正宗",被称为 "先生"。 从此,程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尊师重道的故事。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意思,意义。用来表示对学生的教育是尊重的。比喻尊重老师。尊师重道,重视教育,反义词:教鱼游泳,用法:正式;谓语;比喻尊重教师,强调教育。资料来源:《宋史-道家传》。"宋史-道士传2-杨士》:"一日见伊,伊偶然明佐,与游索拉不去。逸已觉,外雪深一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7
宋朝时还有一个名叫"程门立雪"的著名典故,也是人们在提起尊师时常常使用的例子。所谓的"程",指的是当时学识渊博的理学家程颐,而"立雪"的则是他的学生杨时和游酢。据《宋史》记载,一天杨时和游酢前来拜访程颐,但后者正在家中午睡,两人见老师在休息,就一直站在门外等待。结果,等到程颐醒来时,外面的雪已经足足积了一尺深,可见杨、游二人为了不惊扰老师确实是非常能忍的。
第2个回答  2022-01-17
程门立雪是一个关于杨时和游酢尊师重道的故事。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第3个回答  2022-01-17
程门立雪讲的是杨时和游酢想要请教有学问的程颐,两人到达后看到他程颐正在睡觉,由于两人保持谦卑的心态,所以没有吵醒程颐,而是在门口等候,等到老师醒来的时候,门口的雪已有一尺多深了。
第4个回答  2022-01-17
讲了一个聪明伶俐,热爱学习的学生叫做杨时,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想请教一个问题到他们老师家里,但是看到老师正在火炉边思考问题,他们怕打扰到老师,就住在屋外,等待老师反应过来时,他俩身上已经全都是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