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白狗秋千架》:暖的自卑情结,导致悲剧命运

如题所述

《暖》是由霍建起执导,李佳、郭晓冬等主演的剧情类电影。该片于2003年11月4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暖》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2003年10月,莫言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在日本出版,莫言饱含真情为之写下了《感谢那条秋田狗》的序言,以此诠释和纪念莫言自己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雪国》的不解之缘。

一九八四年寒冬里的一个夜晚,莫言在灯下阅读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国》。当读到“一只黑色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这样一个句子时,一幅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感到自己像被心仪已久的姑娘抚摩了一下似的,激动不安,兴奋无比。这时莫言明白了什么是小说,知道了应该写什么,也知道了应该怎样写。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迷茫中,一直在为写什么和怎样写发愁,既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故事,更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这样一句话,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这就是莫言《白狗秋千架》创作的灵感。

据莫言自己说当时已经顾不上把《雪国》读完,放下他的书,就抓起了笔,写出了这样的句子:“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只纯种。”这是莫言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也是在他的小说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纯种”的概念。这句话就是小说《白狗秋千架》的开头。后来《白狗秋千架》获得台湾联合文学奖并被翻译成多种外文。莫言高高地举起了“高密东北乡”这面大旗,就像一个草莽英雄一样,开始了招兵买马、创建王国的工作。从此,莫言文思如泉涌,一发不可收拾。

《白狗秋千架》这篇小说描述了井河和暖阔别十年后在家乡的土桥上重逢,引出一连串的故事。

做了大学教师的井河衣锦还乡,暖变成一个贫穷邋遢的普通村妇。曾经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孩暖由于一次意外从秋千上跌下来,眼睛残疾,随着自己从秋千上轰然坠落,暖的人生也落入谷底。后来眼睛残疾的暖嫁给哑巴,用暖的话形容他们的婚姻是弯刀对着瓢切菜,外表是契合了,是门当户对了,那么他们的精神是对等的吗?

井河后来上大学,暖婚后无法和丈夫顺畅交流,苦闷至极,更为不幸的是他们还生了三胞胎,都不会说话。从此,无休止的劳作,无法顺畅交流,使暖堕入万丈深渊。

最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结尾。结尾写暖骗丈夫自己去镇上买布,白狗把井河引到了一片高梁地,暖提出了一个让井河无法拒绝的要求,想要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暖整天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她太渴望交流了,生个会说话的孩子和她交流成了她的人生理想,读后令人心生悲悯。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小说这个有力量结尾,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作品前面所展现的一切都是为了此刻的迸发和升腾。 

小说以近乎残酷的笔调展现了暖人生历程的起伏转折。暖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一生。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莫言引领着读者一步一步地看到暖,怎么由美丽清纯的年轻姑娘,变成粗俗不堪的中年农妇的过程,让人唏嘘不已。让人看到的无疑是暖的一生都会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悲苦的一生。

掩卷沉思,暖的人生悲剧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是暖的自卑情结造成的。

自卑情结指个人受自卑感的压制以致无法实现个人目的时的一种心理状况。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每个人的自卑情绪都是与生俱来的。人自卑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以促使人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不断上进,但是,当个人无法克服外界的阻力,会使人采取逃避的态度,破罐破摔,产生自卑命运。

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渴望摆脱贫苦的生活,但是每次她都无法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结,乡村身份使她不敢跑到军队去找蔡队长,破了相又使她不愿再和“我”联系,她的“只叫一个人寒,不叫两个人单”的“配不上”想法致使她与蔡队长、“我”都注定有缘无份,最终₩自暴自弃地选择嫁给给了外表匹配,灵魂永远无法契合的哑巴。

读完莫言的《白狗秋千架》感悟到自卑情结,会导致选择错误;选择错误,会导致悲剧命运。

学会摆脱自卑情绪,学会选择是伴随我们每个人每个生阶段必修的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