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的图像模式及特点

如题所述

1、RGB模式。用红(R)、绿(G)、蓝(B)三色光创建颜色。扫描仪通过测量从原始图像上反射出来的RGB三色光多少来捕获信息。计算机显示器也是通过发射RGB三种色光到人们的眼中来显示信息。    

2、CMYK模式。用青色(C)、洋红色(M)、黄色(Y)和黑色(K)油墨打印RGB颜色。但由于油墨的纯度问题,CMYK油墨(也叫加工色)并不能够打印出用RGB光线创建出来的所有颜色。    

3、Lab模式。一种描述颜色的科学方法。它将颜色分成3种成分:亮度(L)、A和B。亮度成分描述颜色的明暗程度;“A”成分描述从红到绿的颜色范围;

“B”成分描述从蓝到黄的颜色范围。Lab颜色是Photoshop在进行不同颜色模型转换时内部使用的一种颜色模型(例如从RGB转换到CMYK)。    

4、灰度模式。灰度模式在图像中使用不同的灰度级,灰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有一个 0(黑色)到 255(白色)之间的亮度值。灰度值也可以用黑色油墨覆盖的百分比来度量(0% 等于白色,100% 等于黑色)。    

5、位图模式。位图模式使用两种颜色值(黑色或白色)之一表示图像中的像素。位图模式下的图像被称为位映射 1 位图像,因为其位深度为 1。    

6、双色调模式。该模式通过一至四种自定油墨创建单色调、双色调(两种颜色)、三色调(三种颜色)和四色调(四种颜色)的灰度图像。    

7、索引颜色模式。索引颜色模式可生成最多256种颜色的8位图像文件。当转换为索引颜色时,Photoshop将构建一个颜色查找表 (CLUT),用以存放并索引图像中的颜色。    

8、多通道模式。多通道模式图像在每个通道中包含 256 个灰阶,对于特殊打印很有用。多通道模式图像可以存储为 Photoshop、大文档格式 (PSB)、Photoshop 2.0、Photoshop Raw 或 Photoshop DCS 2.0 格式。    

9、多色调分色法。这一过程将平滑的颜色转换分裂成可见的纯色色阶。当谈到渐变时,它也常被称作梯级法或条带。    

10、杂色。一种点状图案,类似于电视接收不到信号时出现在屏幕上的雪花点。这个图案常用于模糊两种颜色之间的清晰过渡。它用多种随机边缘形状来代替原来的直线过渡边缘。    

11、抖动。这种方法利用两种纯色图案来模拟一种颜色(例如,在黄色区域上增加红点图案可以创建出橙色)。这个术语也指在锐化时添加杂色图案使边缘变得不那么明显。    

12、矢量。图像可以是光栅、矢量,或者两者的组合。光栅图像由像素网格构成,这使得图像在近看时会有锯齿,并且导致它们在放大时会显得模糊或呈锯齿状;

相反,矢量图像是由光滑的曲线和直线(也就是路径)构成的,它能够以任意比例缩放而不会降低图像的质量。创建矢量图像的最常用程序是AdobeIllustrator。    

13、图像分辨率。其单位是ppi(pixels per inch),既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量。如果图像分辨率是72ppi,就是在每英寸长度内包含72个像素。图像分辨率越高,意味着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越多,图像就有越多的细节,颜色过滤就越平滑。    

扩展资料:

文件操作使用快捷键

新建图形文件: 【Ctrl】+【N】    默认设置创建新文件 :【Ctrl】+【Alt】+【N】    

打开已有的图像: 【Ctrl】+【O】    打开为:【Ctrl】+【Alt】+【O】    

新建图层:【Ctrl】+【Shift】+【N】    另存为 :【Ctrl】+【Shift】+【S】    

关闭当前图像 :【Ctrl】+【W】    显示的“预置”对话框 :【Alt】+【Ctrl】+【K】    

存储副本 :【Ctrl】+【Alt】+【S】    保存当前图像 :【Ctrl】+【S】    

应用当前所选效果并使参数可调 :【A】    页面设置【Ctrl】+【Shift】+【P】    

打开预置对话框 :【Ctrl】+【K】    设置透明区域与色域 :【Ctrl】+【4】    

设置“常规”选项: 【Ctrl】+【1】    设置参考线与网格 :【Ctrl】+【6】    

打印 :【Ctrl】+【P】    设置存储文件:【Ctrl】+【2】    

设置显示和光标 :【Ctrl】+【3】    斜面和浮雕效果:【Ctrl】+【5】    

内发光效果 :【Ctrl】+【4】    外发光效果: 【Ctrl】+【3】    

设置单位与标尺 :【Ctrl】+【5】    通道选择【ctrl+1.2.3.4】    

图像调整使用快捷键  

自由变换:【ctrl】+【T】    再次变换:【Ctrl】+【Shift】+【Alt】+【T】    

图像大小:【Ctrl】+【Alt】+【I】    色阶:【Ctrl】+【L】    

画布大小:【Ctrl】+【Alt】+【C】    色相/饱和度:【Ctrl】+【U】    

曲线:【Ctrl】+【M】    黑白:【Alt】+【Shift】+【Ctrl】+【B】    

去色:【Shift】+【Ctrl】+【U】    反相:【Ctrl】+【I】    

色彩平衡:【Ctrl】+【B】    

编辑文字使用快捷键  

移动图像的文字:【Ctrl】 + 选中文字    选择文字时显示/隐藏:【Ctrl】 + 【H】    

选择从插入点到鼠标点的文字:【向上键】+ 点击鼠标    使用/不使用下划线: 【向上键】+ 【Ctrl】 +【 U】    

使用/不使用中间线:【向上键】+ 【Ctrl】 +【 /】    使用/不使用大写英文:【向上键】+【 Ctrl】 +【 K】    

使用/不使用Caps:【向上键】+【Ctrl】 +【 H】    

图层操作使用快捷键  

正常 :【Shift】+【Alt】+【N】    正片叠底: 【Shift】+【Alt】+【M】    

循环选择混合模式 :【Shift】+【-】或【+】    溶解 :【Shift】+【Alt】+【I】    

颜色减淡 :【Shift】+【Alt】+【D】    阈值(位图模式):【Shift】+【Alt】+【L】    

背后 :【Shift】+【Alt】+【Q】    颜色加深 :【Shift】+【Alt】+【B】    

强行关闭当前话框:【Ctrl】+【Alt】+【W】    清除 :【Shift】+【Alt】+【R】    

饱和度: 【Shift】+【Alt】+【T】    无限返回上一步:【Ctrl】+【Alt】+【Z】    

屏幕: 【Shift】+【Alt】+【S】    重新选择:【Ctrl】+【Shift】+【D】    

修改字距:【Alt】+【←/→】    叠加: 【Shift】+【Alt】+【O】    

变亮:【Shift】+【Alt】+【G】    修改行距:【Alt】+【↑/↓】    

柔光: 【Shift】+【Alt】+【F】    差值: 【Shift】+【Alt】+【E】    

粘贴:【Ctrl】+【Alt】+【V】    强光:【Shift】+【Alt】+【H】    

排除:【Shift】+【Alt】+【X】    全部选取:【Ctrl】+【A】    

变暗: 【Shift】+【Alt】+【K】    色相: 【Shift】+【Alt】+【U】    

路径变选区 数字键盘的:【Enter】    变亮:【Shift】+【Alt】+【G】    

颜色: 【Shift】+【Alt】+【C】    羽化选择:【Ctrl】+【Alt】+【D】    

光度: 【Shift】+【Alt】+【Y】    复制当前图层:【Ctrl】+【J】    

载入选区: 【Ctrl】+点按图层、路径    取消选择:【Ctrl】+【D】    

反向选择:【Ctrl】+【Shift】+【I】    

色彩空间

该词源于西方的“ColorSpace”,又称作“色域”,色彩学中,人们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坐标来表示某一色彩,这种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范围即色彩空间。经常用到的色彩空间主要有RGB、CMYK、Lab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