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不“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0

人的胸怀,都是委屈撑大了。

宫崎骏说:“当一个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经成了一头猪。过了30岁,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驰,而是负重登山。”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是寂静无声的,有时候内心早已哭得撕心裂肺,表面还要装作风轻云淡。

人到中年,早就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导读:有人说“人到中年,越活越怂,怕老人生病,怕孩子闯祸,怕失业”对此你怎么看?


人到中年,没有了年少轻狂,也还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房贷车贷压身的焦虑,不敢轻易得罪老板换工作的顾虑…

于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再固执地迎难而上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渐渐地学会和生活达成和解。

甘心向生活认怂,不是认输了而是学会保全自己比争名夺利更重要,甘心向他人认怂,不是承认自己软弱,而是学会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老人的医药费,孩子的补习费……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变胖和变老,没有一样是容易的。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不要随便骂年轻人,因为他们可能会毫无顾忌地立马辞职;但是你可以指责一个中年人。

这句话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会当作玩笑,但却戳中了很多中年人的痛点。

年轻人,年轻气盛,可以随时放弃自己的工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步入中年,多了很多的羁绊,一份工资是一家人支出来源,要靠这份工资养一家人,靠工资来还房贷车贷,再也没有了当初说走就走的那份豪气,取而代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顾虑。

在中年人的生活里,身体和生活都不再只属于自己,家中有期待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从某个年纪开始,我们不再希望仗剑走天涯,而是无论再晚都要回家;不再追求刺激的冒险,而是变得小心、惜命。

因为活着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的意义。

记得《滚蛋吧!肿瘤君》中,面对绝症始终积极乐观的女主角熊顿,在母亲面前第一次哭到崩溃。

临终前,她抱着妈妈,声音不大但特别坚定地说:“妈妈,我知道这件事儿对你们很难,对我也很难,真的对不起。”

其实熊顿也不是害怕死亡,而是真的放心不下。她不忍心让两鬓斑白的父母,体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不忍心让心中最爱的恋人,体验思念到极致的绝望;更不忍心让年幼的孩子,独自承受这个世界的荒诞和虚无。

绝望之际,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工作,可以挣到30万:

为一位老板的父亲写传记。这位老板却是盛男最瞧不起的一个人,于是在谈合作时一言不合,盛男当场撕了合同。

但后来,她还是不得不低下头来道歉,去往云山写书。因为对方手里握着自己的救命钱。

认怂不是承认自己输了,也不是放弃自己坚持的道德了,而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为了活着,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未来,迫不得已要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妥协。

人到中年,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耍脾气,也没办法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多了很多生活的经验,经历过 社会 的毒打后,越来越明白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一些傲气,甚至愿意放下自己的自由和尊严,和自己和解,向生活妥协。

人到中年,犹如经历过打磨的石块,磨平了棱角,不露锋芒,不动声色,不发脾气,尤其是遇到“针尖对麦芒”的事,学会了“认怂”,退避三舍。

收拾起暴脾气,学会“服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渐渐明白并不是处处要争风头,也逐渐明白了隐忍的好处和必要。

所以在磕磕碰碰中,在大风大浪中学会了一个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即便世道漂泊不定,也知道如何站稳自己的脚尖。

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说: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后来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梦想对于中年是一个牌坊,守得住忠烈,还要做好婊子。

原本的依赖和寄托,突然间就变成了负担,父母在一夜之间变老,孩子在一夜之间长大……人到中年,站直了,别趴下。我们不能倒下,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甚至不能去死。”

人到中年,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但是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我们,更加能够分辨什么是珍贵的,什么可以舍弃什么必须要牢牢抓紧。

所以,后来的我们,学会了认怂,我们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在更加努力地活着。

文/老夏分析师

谢谢你, 在这个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