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喜欢让家长签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老师为什么要求家长为家庭作业签名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传达信息。

学生,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是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需要监护人全方而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有义务向父母传达学生的各种信息。为了确保学生信息传达到位,所以老师会要求家长签名。

第二,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而学校的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人。这两重“导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二者联合,对孩子的帮助会事半功倍。老师会借助签名的形式获得父母的支持。

第三,延长时效。

老师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既有品行教育又有知识传授,教师的职责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学生能力的提升老师付出心血的结果,老师希望这种教育能够延续到家里。老师和父母就像两个跑接力赛的选手,一个下场了,必须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个。所以老师会用签名的形式,跟父母传递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父母需要接过教育.协助孩子认真完成当天任务。

无论是哪种目的,老师采用“家长签名”的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父母用一个简单的“拿来签名”的动作,就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丧失了很多了解,帮助孩子的机会。

家长在签名的时候要怎么做呢?家长如何能够配合老师促进孩子的作业完成呢?也有四个实操的方法可以使用。

1、检查孩子的作业记录情况。给孩子准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让他记录每天的作业内容,记录作业可以避免孩子记不清楚作业是什么,和少写作业的情况。家长在检查作业签名时,就可以对照作业记录一项一项进行。

2、要有明确的作业要求。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会有丈量它的方法。对于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从孩子第一天进入校门起就应该明确要求。家长和孩子都要知道各科作业都是什么,老师要求的作业标准是什么。老师在群里是不是都会通知,这就是标准。有要求就要有落实,不能试探着前行,发现问题要赶紧改正。在学校,学生之所以服从,是因为他知道老师是有要求的,不可以挑战老师,

3,有要求就一定有反馈。父母和孩子约定了要求,就不能让要求成为空话,就要有相应的检查。父母不能怕麻烦,约定好的检查方式就要一追到底,不可以朝令夕改。孩子说写完了,你说来把作业拿出来,来打开语文我看一下,数学打开我看一下,你必须有一个回馈,当你把这个工作做好了,他的自律性才能真正才能提高。

父母只要认真地检查作业,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孩子就不会让要求变成废纸。父母和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老师会一追到底,谁的作业没有交,谁的作业有错题,老师都会一一记录,所以孩子面对老师留的作业不敢不好好完成,而对父母留的作业就会打马虎眼。原因不在于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让自己的话变成了空话,失去了力度。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陪孩子学习,也要让他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是找一张纸,准备一只笔,只要是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独立完成。这是培养孩子对作业的责任和独立的关键。当孩子第一天背起书包上学,他的书包就要自己背,一个书包都背不起来的孩子又怎么能背的起未来呢。自己的书包要学会自己整理,父所要做的是,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案,让孩子从一点一滴中学会长大。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孩子的独立性要不断地提高。写作业用多少时间,什么样的作业是合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浪费时间的,要不断地向孩子指出,并给予他改进的方法。

对于孩子自主学习的培养,需要家校合力,家长理解老师,老师了解孩子和家长,才能凝聚对孩子教育的共识,形成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