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以内概括岳飞精忠报国和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如题所述

宋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文天祥在组织抗元时两次被捕,被捕后元将张弘范和南宋降将留梦炎千方百计让他投降,文天祥不从,痛骂留梦炎,之后写下《过零丁洋》,最终慷慨就义追问

太长了

追答

岳飞生平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卓越的军事家、 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 母姚氏, 世代务农。

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 陈广学习射箭、 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 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

英雄故事:
英雄故事:尽忠报国 金国女真兵铁骑所过之处,宋朝百姓老弱惨遭杀害,妇女被驱掠蹂躏,男子 多被掳去,剃掉部分头发,结扎辫子,充当管马、负担等苦力。田野里纵横交错 的尸骸还来不及完全收拾,良田就已经荒芜,颓垣败屋也少有炊烟。金军的烧杀 抢掠,既使对幸存者而言,也造成了极度的生活困难,中原百姓冻饿交迫,痛不 欲生。

在第二次从军归来之时, 岳飞在家乡见到了怀念已久、 存亡未卜的老母姚氏, 总算得到了一点宽慰。但是,国家的危难,山河的破碎,百姓的苦难,使这个热 血男儿悲愤填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如此艰险困厄的世道,即使要贪生苟 活,也极其不易,更何况岳飞决非是一个贪生苟活者。在河东的战争中,岳飞就 已经是不畏刀丛箭雨的勇士。

事到如今,岳飞更强烈地感到,死难的乡亲必须用仇敌的血来祭奠,大地的 剩秽必须用自己的剑去铲除。岳飞闻鼓鼙而思奋,决心重返前线,为驱逐外敌、 光复河山而效命。

剩下的唯一顾虑,是年过六十的老母亲。岳飞离家后,曾经在艰难困顿的岁 月中抚育自己的老母姚氏,自然缺少照应和保护,这又使他很难忍心为此。姚氏 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 却深明大义, 她决不愿意拖累儿子, 而是积极勉励岳飞 “从 戎报国”。最后,岳飞决定留下妻子刘氏,照顾老母和幼子岳云、岳雷。

岳飞临行之际, 姚氏请人在岳飞背上深深地刺了四个大字―― “尽忠报国” 。

这四个字不仅刻在岳飞的背上,也铭记于岳飞的心中。在往后的峥嵘岁月里,岳 飞始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履践着自己和母亲共同的庄严誓言。

千百年来,“尽忠报国”也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大旗。在外敌 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家国危亡的严峻形势下,岳飞第三次从军。

岳飞过去两次当兵,其实是为了谋生而迫不得已;到了第三次从军之时,岳 飞已经成长为一个自觉的爱国者。

追问

更长了啊 我要100字以内啊

追答

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01
百度一大堆,缩写一下就可以,何必在这里找追问

既然这样你发过来好了

不想自己缩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