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与针灸的区别有哪些?

如题所述

小儿推拿与针灸的区别在于他对小儿的骨骼进行揉按。
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还可以从原始的针刺工具加以论证。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如《左传》收录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恶石”,《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制砭石小大”等。这些都是远古人类以砭石治病的佐证。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用于刺破脓疡,进而作为刺络泻血之用。我国曾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cm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东省日照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墓葬里,还发现过两根殉葬的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9.1cm,尖端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可用它们放血,调和经气。砭石实物的发现,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砭石治病

针灸学
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生的民族。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里所说的“东方”,相当于我国山东一带。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

灸法

针灸学
也是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说明灸法的发现同寒冷环境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原始社会栖息在北方的人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患腹部寒痛、胀满等症,非常适于热疗。因而经过长期的积累经验,发明了灸法和熨热疗法。据考察,先民们钻木取火或敲击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绒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绒烧灼动物骨。很明显,这种用艾绒点火的方法,为发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5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千百年来,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形成了小儿推拿学,为我国小儿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儿推拿的入门门槛较低,可以考取对应的康复理疗师职业技能证书,持证上岗或创业,即使是零基础的学员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手法操作,这个层面上来看,学习小儿推拿也不是太难,但需要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练习。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针灸执业要求较高,即使具备针灸技能,按现有法规要求,需要具备执业医师证,才能进行独立进行针灸工作,未获得执业医师证,就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所以针灸的创业或从业门容槛是很高的。
因此没有中医学基础的话,小儿推拿比较容易入门,针灸已经纳入医疗范围了。
二.市场方面
小儿推拿相比较针灸更有市场,针灸的时间比推拿长,但是效果不如推拿快。
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学。
三.就业前景
小儿推拿:
1、人才缺口大:小儿推拿市场从业者少,远不能满足于市场需求,提前进入有更多机会。
2、薪资待遇高:起薪较其它行业高出75%左右,85%的从业者月薪2万以上,经验越多薪资上涨幅度越大。
3、发展潜力大:据调查中国0-14岁儿童人数超过2.2亿,每年新生人口在1500万以上。
4、入行门槛低:相比其他行业入门更容易,不限学历专业,不限工作经验,零基础学习就可高薪就业。
针灸:
7%的针灸师是自雇人员,大大低于所有职业自雇的平均水平16%。82%的针灸师为女性,大大高于所有职业女性的平均水平45%。
针灸师的转行率极低,一般做开了都希望把它作为终身职业保持下去。这行的就业率对经济大环境的好坏不敏感。同时也不具季节性。从业要求:高中文凭外加专项的大专,大学或私立学院的培训。绝大多数需要在有经验的针灸师指导下实习。
具有处方权的针灸师是以针灸作为主要工作,也可以进行开药物处方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没有中医学历考的针灸师证,便有从业限制,不能自己开诊所,自己开处方,只能在保健部门工作,在医疗单位也需要有医师指导的条件下进行。
因此,建议从长远考虑,先考取医师证再考取针灸师证。
四.学习内容
1. 小儿推拿和针灸的穴位不一样
小儿推拿分穴位和部位,其实它的部位也可以称为穴位。针灸的穴位都是点,用针来扎相应的点——穴位,但小儿推拿不是这样的。
小儿推拿的穴位是分点状的、面状的和线状的,比如说颌骨代表一个点,大肠穴代表一条线、内八卦环状的代表面,摩腹就是摩一个面,小儿推拿的穴位形状是不一样的,是点、线、面结合的穴位,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这和针刺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体现了小儿推拿的特点和优势。
2. 小儿推拿有专门适用的穴位
小儿推拿有专门适用的穴位,而针灸穴位并没有的,像头上的太阳穴,开天门推坎宫都是线状的穴位;摩腹过程中整个的摩腹代表的就是面状的穴位;捏脊从龟尾穴到大椎穴,捏脊整个都可以称之为脊柱穴,指的就是从后背的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区域上至大椎、下至龟尾(类似长强穴),这区域的穴位统称脊柱穴,包括下面的七节骨等穴位。
再比如手上的穴位就是指腹上的螺纹面,五手指对应五脏,中指指腹对应心经,食指指腹对应肝经,大拇指指腹对应脾经,无名指指腹对应肺经,小指指腹对应肾经,我们五指上的五个螺纹面(环状的穴位)也能代表肝心脾肺肾的穴位,这是小儿推拿与针灸不一样的地方。
小儿推拿有独立且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只针对点状穴位的针灸是不同的,在小儿保健与疾病的治疗上它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