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1、一日热量摄入要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2、平衡膳食,以达到足够的营养。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
3、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4、避免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
5、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含纤维高的蔬菜。
6、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少量多餐。
7、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基本和正常人一样,1.2克/公斤体重,但不要过多。
8、鼓励多饮水。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中间吃少量水果,并且减少相应主食摄入量
建议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但都的注意量.
首先不宜吃红塘、白糖、蜂蜜、葡萄糖等精制糖以及糖制的各种糕点、罐头、果酱、冰激凌等。只有出现底血糖或某种原因不能进食时才能食用。其次是土豆、粉条、
红小豆、绿豆、闪耀、藕、芋头、胡萝卜、洋葱、蒜苗、肥肉、动物油性油脂以及蛋黄、肾、肝、肚等动物内脏尽量少吃。另外核桃、葵花子、花生等热量高的食物肥胖者少吃。
/iknow-pic.cdn.bcebos.com/d6ca7bcb0a46f21fa4277556fa246b600c33aea7?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d6ca7bcb0a46f21fa4277556fa246b600c33aea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6ca7bcb0a46f21fa4277556fa246b600c33aea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6ca7bcb0a46f21fa4277556fa246b600c33aea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0

糖尿病注意事项

1、三餐要规律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少吃主食可防血糖升高。但这不仅容易出现低血糖,还会促使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引起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因此,要有规律地吃好三餐。

2、限制脂肪摄入

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

3、宜低蛋白饮食

糖尿病易于合并糖尿病性肾病,而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以内为宜。

4、远离烟酒

人如果吸烟的话可以使多个器官受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如果糖尿病患者吸烟的话,那是雪上加霜,只会使病情更加得加重。

5、外出就餐要谨慎

外出就餐时进餐前20-30分钟先服好降糖药,在点菜时应尽量不选油炸、油爆、糖渍、熏制的菜,尽量挑选蒸、煮、拌、炖的菜肴,主食可选米饭、蒸馒头或粥,不要选炒饭、炒面或油炸、高糖的点心,饮料可选茶、矿泉水、苏打水,不要喝甜饮料。

6、运动要恰当

平时缺乏锻炼的人也是很容易会患上糖尿病的,其实运动除了消耗热量、减轻肥胖外,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是有缺乏运动者是糖尿病瞄准的一个对象,想要及时的预防的话,平时要多参加体育活动。

另外,患心脏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要是出现胸闷、异常眩晕、视力模糊、恶心的任何一种症状,都应停止运动,立即就医。当血糖高于240mg/dl(13.3mmol/L)可出现酮体时也不能参加运动。

7、呵护好皮肤及双足

防范外伤、烧烫伤、细菌和霉菌感染;皮肤被蚊虫叮咬后,千万不能用力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可用风油精等止痒;用温水洗脚后及时擦干,保持脚趾间的皮肤干燥清洁;穿的鞋袜要宽松合适,吸湿透气,干爽洁净;有脚癣要及时治疗。

8、不可贸然减药或停药

在户外时间增加,运动消耗热量增多,加上食欲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血糖水平较其他季节偏低,有的糖尿病患者便自行减药或停药,但这极可能致使血糖波动,加重病情,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更不能贸然停药。最好的办法是经常监测血糖,让医生根据血糖值的高低,合理调整降糖药的种类和剂量,规律用药。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1、对下肢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死。在这种情况下,截肢将是不可避免的,致使残废。据统计,糖尿病人的截肢率为非糖尿病人的5倍,而40%2型糖尿病患者和20%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足。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

由于血糖升高,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糖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及损伤,从而引起大量et放,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数上升。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并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3、对肾脏的危害

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各原因所致的晚期肾病中糖尿病占第一位。

4、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在美国,糖尿病是20岁以上病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糖尿病还能引起青光眼及其它眼病。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1、肥胖

有些糖尿病的患者的病因是由于肥胖所导致的,因为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后可严重破坏胰腺细胞而发生糖尿病。感染在糖尿病诱发原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原因就是病毒感染,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也有显着关系。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胰腺炎,导致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

3、体力活动

根据调查表明农民工和矿工得糖尿病的几率比城市居民要低很多,由此推测可能是农民工和矿工的体力劳动要比城市居民大。上面我们说到了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体力活动大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也就会被充分的来利用,也就不会出现糖尿病。

第2个回答  2021-10-10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严格控制饮食,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每天的主食要定时、定量,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数量,多吃蔬菜,严格的控制水果、甜食、稀饭等。糖尿病患者吃完饭以后应该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餐后血糖的下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比较高,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根据大夫的意见,采取有效的降糖治疗方案,不论是采取口服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按照医生的经验进行规范的治疗,不要偏听、偏信偏方可以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监测指尖血糖,比如空腹以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根据监测血糖的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发生。
第3个回答  2021-10-10
糖尿病患者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注意一个饮食的控制;

第二,要注意适当的运动;

第三,要监测血糖;

第四,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者是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

第五,要注意预防相关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基础的就是要监测血糖,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者是胰岛素来达到降糖的目的。
第4个回答  2021-10-11
什么是糖尿病: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是维持人体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重要能量来源。但是长期血糖过高,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可能会受到损害,导致长期血糖过高。这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的一类疾病,称为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病情加重: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应注意减重,并使体质指数(BMI) 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3、可根据上述日常部分的运动建议进行运动,避免久坐不动。
4、积极控制高血脂、高血压。
日常的一些注意事项:
1、观察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学会在家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并学会如何识别和治疗高血糖或低血糖,以及如何处理低血糖。学习观察脚部和皮肤是否有异常, 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
2、饮食方面: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食用粗纤维食物。乐邦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