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拖拉、磨蹭的孩子大多因为什么心理根源?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要想解决孩子拖延的问题,就要先

深入了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

国内目前对于拖延症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在这里参考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Jane B. Burka) 和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 的著作《拖延心理学》来进行讨论。

我们应该明白拖延心理的成因,以下只针对育儿方面进行分析。


拖延心理的根源来自恐惧

第一,恐惧失败

人类在内心深处对失败都有很深的恐惧,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因为

失败有可能面临指责。很多家长在生活中常常使用这样的句式对孩子说话:“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今天的作业为什么又没有完成”,“老师今天又给我打电话说你了”……


孩子在面对这些指责时,往往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就会选择逃避,他们的意识会变成如下模式:做事情——没有做好——被指责,不做事情——被指责,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意识会下意识的选择什么都不做。

比如,孩子想要拿起水杯喝水,不小心把水杯掉在地上打碎了,这时候大部分家长会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指责孩子。那么,孩子下次还会自己去拿水杯吗?恐怕很难。


第二,讨厌被支配

人的内心总是讨厌被指派任务的,小孩子尤其如此。

就像我们说过的,两岁以后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总是想要自己探索世界,掌握对自己的主动权,这个时候,他们非常排斥被大人指挥。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让孩子往东,他们偏偏往西,让他们吃饭,他们就是要玩玩具,并不是他们不喜欢收拾玩具,而是讨厌被家长指挥去收拾玩具。于是,孩子们往往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反抗,深得圣雄甘地的思想精髓,做起事情来自然也就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了。


第三,目标不切实际

让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你是一个没有任何健身基础的人,晚上躺在床上,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到下个月时,你想拥有八块腹肌。

在刚开始的前几天,你非常有动力,这段时间里,你每天路过镜子都要掀起衣服看一眼自己的腹部有没有变化。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越来越没有动力了,因为你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拥有八块结实的“疙瘩肉”。

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会好的多,比如,在一个月内减少一公斤的体重,这样做起来是不是就更有动力了?这就是因为目标太过遥远导致的拖延。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一样,你要求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必须记住五个汉字,他们多半也会故意拖延,如果你让他们每天记一个汉字,他们多半是能做到的。


第四,注意力分散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工作的过程中,拿起手机想要查资料,这个时候,

你会不自觉的点开常用软件,或者看资讯,或者看短视频,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等你准备要开始工作时,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几十分钟。

这就是注意力分散导致的拖延,而且几乎每个成人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更不用说是孩子了,由于大脑还没有发育健全,他们本身就缺乏自制力和专注力,更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做事情经常出现三心二意,虎头蛇尾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针对儿童拖延和磨蹭习惯的成因,我们可以有的放矢

首先家长可以有针对的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训斥孩子,在孩子犯错时多鼓励,少批评,教育的本质是爱和鼓励,帮助孩子消灭拖延的根源之一。

其次,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计划和任务时,应该避免好高骛远,应该针对孩子的能力“量身定制”,避免孩子出现自信心不足产生拖延;

再次,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可以用商量的语气,避免使用直接命令;

最后,有一点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区分细心和磨蹭的区别,有的孩子做事情比较认真,追求细节和完美,这并不是磨蹭,家长应该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催促。
第2个回答  2020-09-24
做事磨磨唧唧的孩子大多是因为性格慢热,做事情投入状态不够快,这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兴趣没有被发掘;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做事没有计划性,目的性弱,没有形成时间观念。
第3个回答  2020-09-24
心里面没有时间概念,所以导致了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拉磨磨蹭蹭的,还有平常在家里面,父母亲没有做好一个职业。
第4个回答  2020-09-24
1、孩子大脑发育还未成熟导致的,控制专注度、执行力的大脑部分,一般要到孩子的青春期后才能发育成熟。
2、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好奇心重导致注意力被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