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为何如此反感刘兰芝?

如题所述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这么好的女子,为什么婆婆不喜欢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可以看出,刘兰芝算是一个贤惠又合格的儿媳妇,这里除了各人自述之外,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秦罗敷”这才是焦母变心的最根本原因。她一心一意看不上刘兰芝却对秦罗敷另眼相待。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从词和语气里于此见焦母的蛮横。就在当代而言,婆媳关系也是众多难处理的矛盾之一,更何况是在封建盛行的古代,在那个长辈说一不二的年代。或许是刘兰芝太过于贤惠,也或许是刘和焦太过于相爱。

《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讲的不仅仅是封建社会下的一个爱情悲剧,还有单亲妈妈抚养子女的问题,婆媳相处问题。

纵观全诗,焦母不喜欢刘兰芝由来已久。她指出儿媳自由散漫,但诗中说“鸡鸣入得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可见兰芝是个勤劳的儿媳,并非她口中所言。

在这个婆婆眼里,她受不了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儿子,和别的女人恩爱无限,内心扭曲。说白了,媳妇做得再好,她也能挑得出你的错处。儿子被这个女人迷得七荤八素了,她掌控不了局面,看着他们耳鬓厮磨,她自觉心中更加烦闷。强势的单亲妈妈,不喜欢你,随意一条都是理由,此为其一。

第二,焦仲卿虽然是个小官,但在他母亲眼里,就有一种谜之骄傲和自信。我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他当然是我的骄傲,他值得更好的。而刘兰芝家其实也不差,看看她走之前那个晚上说的那些就能明白。

她娘家也并非贫寒人家,只是父亲去世得早了些罢了。可是,我们这位焦家婆婆,就是觉得你刘兰芝不够好啊,你哪能配得上我的儿子?

说实话,这种婆婆从古至今真的不在少数。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是无与伦比地好,除了自己可以占有,天下哪个女人都没有资格与之厮守。她说要为儿子张罗与罗敷的婚事,也不过是一句托词罢了。

要说才貌,刘兰芝绝对也是佼佼者,否则也不会回到娘家以后便先后有两位官宦人家来求亲。但是这位焦母,完全无法接受眼前这位漂亮又贤惠的儿媳,因为她掌控不了局面了。

第三,焦仲卿常年累月在外,一年回家的日子寥寥可数,结婚好几年了,没有子嗣,这是最大的硬伤。就算是放在今天,还是会被某些婆婆念叨,何况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

总之一句话,焦母想要儿子休妻,什么理由在她看来都是那么理所应当。刘兰芝的悲惨命运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丈夫情商低下,性格软弱,否则二人结局也不会如此令人唏嘘。

在钗头凤的故事里,陆游和唐婉也是因为陆母的反对而分开,故事情节何其相似,只不过他们两个各自嫁娶而刘焦以死明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3
感觉除了嫉妒儿子夫妻感情好以外,还在家世上有一种自卑。她总说自己家多好多好,说刘兰芝配不上,其实就是一种自卑心理,所以总想压刘兰芝一头,但有压不过,所以对她越来越不满。从刘兰芝的嫁妆可以看出来刘兰芝有钱,而且刘兰芝绝对是美貌的。她以一府吏妻被休,却转身就有太守为儿子求娶,就算刘兰芝再贤惠才情再好,太守也不会娶一个白丁的女儿吧。而且二嫁在古代,哪怕是汉朝,也没那么抢手吧,就是现在离了婚的女人再嫁也比一嫁难吧。贤妻良母多的是,为何是一个才被休的刘兰芝。所以刘兰芝家世也是很好的。当然在焦母眼中,谁都比不上她儿子,可实际生活在自己家又处处比不上儿媳妇家,心里自然不舒服。
其实刘兰芝再嫁如果顺利的话,就是很典型的,昨日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了!
第2个回答  2018-03-12
焦母对儿子的独占欲太强是一个原因。至于没孩子,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是我记得第一段是不是说“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所以没孩子这个问题。。。
第3个回答  2018-03-09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嫁入焦家多年,一直无所出,这是古代婆媳关系的大忌。别喷,就事论事不喜欢的自行跳过
第4个回答  2018-03-24
没孩子是直接原因,其他的原因都是后人的猜测,无后在古代人眼中是大过,就是当了皇后如果无子,一样的没有地位。不要乱整新词汇,因为那是数千年前的古代,思想不可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