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舌面元音舌位图是怎么形成的?

如题所述

录下来元音的发音,用语音分析工具(如Praat)分析录音,获得每个元音的前几个共振峰(formant)F1、F2、F3、F4……如果只是为了作舌位图的话,只需要前两个共振峰F1和F2即可。以F1 / Hz为纵轴,F2 / Hz为横轴描点作图,把每个元音都画到上面。注意这两个坐标轴都应该是逆向的,即左大右小、下大上小,才符合通常舌位图的方向。横轴(F2 / Hz)的刻度可以更对数一些,纵轴(F1 / Hz)的刻度可以更线性一些,这样看起来更「均匀」。在录音前,还可以先录一下8个标准元音作为作图时的参照。

如果分析复元音,可以把每个(或数个)声门脉冲都画到图上,连成线就形成了整个音节的发音轨迹。舌尖元音和舌面元音的画图方法是一样的。舌尖元音的第3共振峰F3会有显著的下降,但是在二维的舌位图上体现不出来关于舌位图制作的原理和具体操作,可以参阅朱晓农《语音学》第二章的4、5节,和第八章的2、3节,a[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自然地放在中央,舌位低,口腔大开,双唇自然展开。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后缩,口腔半闭,舌面后部隆起到半高状态,唇形拢圆。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后缩,口腔半闭,舌面后部隆起到半高状态,唇形展开。 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前伸,舌尖接近下齿背,口腔开度极小,舌面前部隆起,唇形展开呈扁平状。 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后缩,口腔开度极小,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唇形拢圆。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前伸,舌尖接近下齿背,口腔开度极小,舌面前部隆起,唇形拢圆。 ê[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体前伸,舌尖接近下齿背,口腔半开,舌面半低,唇形展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3

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发元音时,气流从肺部通过声门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均匀震动,然后震音气流不受阻碍地通过口腔,通过舌、唇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元音时声带必然震动,这叫做浊元音。也有的语言发元音时声带不振动,发出清元音(voiceless vowel)。某些语言中一些元音字母在某些情况下不发音,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法语中元音字母“e”在词末不发音。半元音:语音学上指擦音中气流较弱,摩擦较小,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如普通话衣yī、乌wū 中的 y、w。半元音往往有对应的元音。流音:不属于半元音的近音(即无擦通音)。如普通话流liú 中的 l 。近音(即无擦通音):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彼此靠拢,有足够空间予气流流动,产生的湍流较弱。(如果发音部位收窄程度加剧,湍流会产生,形成擦音。

第2个回答  2018-01-03

一些语言中的元音可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大多数元音都是舌面元音,如国际音标的 [a]、[e]、[i]、[o]、[u] 等等,而汉语族中有一类在其它语言中很少见的舌尖元音,发音时舌尖紧张,包括平舌音(舌尖前音)如汉语拼音zi、ci、si 的韵母,和翘舌音(舌尖后音)如汉语拼音 zhi、chi、shi 的韵母。根据气流通路分为:口元音和鼻元音。口元音即为发音时闭塞鼻腔通路,气流仅通过口腔的元音。大多数元音都是口元音。而鼻元音即为发音时,软腭下垂,气流同时通过口腔和鼻腔的元音。鼻元音主要见于:法语、葡萄牙语、汉语晋方言、济南方言、藏语拉萨方言等。根据发音时舌位的前后可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前元音发音时舌体自然平展,舌尖轻触下齿发音。

如汉语拼音的 i、ü 等。中元音发音时,舌中部隆起,稍显紧张,然后气流从口腔流出。如汉语拼音的 a、英语的 i 等。后元音发音时,舌根部隆起贴进软腭进行发音。如汉语拼音的 u、o 等。根据发音时唇形的圆展与否可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前凸呈圆形。典型的圆唇音有汉语的 u、o、ü 等。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形状自然,呈扁平状。典型的不圆唇音有英语的 /e/、汉语的 a、i 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