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为什么百家姓中“钱”被排到了第二名呢?

如题所述

“钱”之为姓,是跟金钱有关系的。历史上,钱氏人才辈出。最早出现在史书上的,是钱丹和钱产两个人,他们都是战国时代人,钱丹是著名的隐士,钱产则是秦国的御史大夫。到了唐朝天宝年间,江浙吴兴的钱家,出了一名大才子钱起,曾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博学多才,他的诗做得尤其好,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赴举时被主考官认为有如神助,多年来更是脍炙人口。

北宋时期,产生了一部《百家姓》。姓氏的排列依次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很显然,这姓氏的排列并没有按照姓氏人数的多少,在当时人数不多的钱氏为何排在第二呢?

这是因为人民拥护钱姓国王和平统一中国的决策,人民愿意和平统一祖国。五代十国中,有一个吴越国,在今江苏南部、浙江和福建北部一带,其君主是被人们誉为“一剑霜寒十四州”的钱武肃王钱鏐。他治国有方,人们安居乐业,经济富庶发达,是当时神州最为富裕的地方。

当时,赵匡胤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建立了北宋,只是吴越国还没有灭亡。面对赵匡胤强大的兵力和他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当时的吴越国王钱弘为了使生产力不遭破坏,生灵不受涂炭,尊承钱武肃王遗训,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取消自己的王位,将13州1郡,86县、55.07万户、11.5万兵卒全部献纳给宋朝,由此和平统一了中国。

人们为了缅怀这位以中国统一大业为重,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的钱氏国王,便把钱姓排在了《百家姓》第二位,仅次于当时的皇姓赵。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百家姓》据说是宋朝初年钱塘地区一位名儒写的,在宋朝尚未建立时,钱塘地区还属于吴越国管辖,国主叫钱鏐。传至钱弘时,归顺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2

根据《通志》的这段记载,后人还可以发现这样一段渊源:原来,姓钱的老祖宗孚,是彭祖的直系孙子,钱、彭原是一家人,所以有些地方,这两姓是不准联婚的。

历史上,钱氏人才辈出。最早出现在史书上的,是钱丹和钱产两个人,他们都是战国时代人,钱丹是著名的隐士,钱产则是秦国的御史大夫。

历代钱氏人才层出不穷,仅仅在现当代,钱氏就涌现出钱玄同、钱穆、钱基博、钱钟书、钱钟韩、钱仲联、钱稻孙、钱理群、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永健等著名学者。

第2个回答  2017-11-12

据说颛顼帝有一个曾孙叫陆终,陆终的后代有一个叫彭祖,在周朝,彭祖的孙子彭孚担任钱府上士(一种专门管理朝廷钱财的官职),后来彭孚就根据自己的官名改姓钱,是为钱姓的来源。

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称帝以后,以武力消灭了其他八个国家,唯独吴越国还没有消灭,而吴国王为了让人民免遭涂炭,尊承钱武肃王的遗训,主动取消自己的王位,归顺了宋朝。

因为吴越国的国王姓钱,为了纪念吴越国王的明智选择,将钱姓排在了百家姓的第二。另有一种说法是编制百家姓的人姓钱,所以将钱姓排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