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怎样看待佛学?

如题所述

佛说佛经,也常以比喻为主,无有实义,一切文字,皆非实义,皆是表示法,文字永远不会是真实,真实本质千变万化,不着定相,亦无断灭,周而复始,流转不息,如是无极,故离文字,不着形数,不落定义,不缚常法。

真正的修佛者不会拜佛,他们都知道即心即佛,本质即佛,不着形相,本来无缚,因执形相,故而起缚,妄想若尽,究竟无解,亦无缚者,离心意识,是佛真修,不着于拜,不着形式,不着妄想,断灭有为,离绝妄动,证心本体,无得无失,性相一如。

一切事物,无有所住,无有留者,谁是缚者?谁是被宰者?

空间本体,名为佛性,名为太极,名为真如,名为真心,空间本质,起心意识,名为心识,名为心理,名为思想,名为妄想,名为烦恼,名为妄见,名为邪见,名为不自见,名为外见,名为生死见,迷失自心,而取妄相。

心理学的境界,连佛的皮毛都不如,心理是心的运动,而佛,是明悟自心本体绝对真实的并修证圆满并获得绝对解脱与神通的本质之性,超越了人与我,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自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6
佛像佛经,常常比喻为基础的,没有真正的正义,所有的文字,没有真正的正义,是一个代表性的文字永远不会是真实的,真正的性质不断变化的,徒劳的逐步也不熄灭,再次再次循环不已,的情况下,非极性,所以从文本,不能形成数,不放弃的定义,不依赖于通常的方法。

真正修佛不拜佛的人,他们的心是佛,菩萨基本上是徒劳的地貌,地貌由于执行不打领带,因此,从领带,妄想如果有什么解决办法,也不是并列的离心意识佛真修,崇拜白白徒劳的形式,徒劳的妄想,熄灭,并有前途的,自己轻浮卡心的身体,没有丢失的性分离。

一切,没有一些活的,没有被拘留,被捆绑的人吗?屠宰是谁?

空间体,称为佛性,叫邰池称为真正真诚的,的空间基本上,从意识的心脏,称为心识称为心理命名的意识形态称为妄想叫的烦恼,叫汪机庵的,称为邪见,命名为看不到自我为外界称为生看得失去了的心,和万向。

的心理境界心理学不如佛的皮毛,是心脏的运动,和明悟佛,从心体是完全正确的,修证圆满得到的绝对救济神通本质的性质,超出了人,我,超越生,和超越的心。
第2个回答  2013-02-07
以唯心主义,随心而变。是悲是喜,是愁是忧。
第3个回答  2013-02-06
心理暗示。期望效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