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今的武当山上不见武当派的痕迹?

如题所述

其实武当山是道教名山,不是武术之山,不要被金老先生的艺术作品误导。而且根本没有什么武当派,现在在武当山这边开武馆教学的全是河南人和山西人。我小时候武当山这边根本没有什么武馆,少林寺什么片子火了之后才有一堆河南来的人在镇子边上租场地开武馆收徒,忽悠全国各地来得不明少年。武当山风景非常漂亮,景区也管理的非常好。不是我王婆卖瓜,全国各地的景点我也去过不少,但武当山的风景区管理是我见过最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9
武当派本来就是个伪概念,武当山本来只有少数道士可以练武,普通弟子看都不准看。到了民国的时候因为寺庙日渐衰弱,才有把武术传给普通弟子和民间人士的事。在这之前都是一帮道士,绝大多数人只会念经。练武是一门生计,师父教你武术不是让你去当武林盟主探讨武学精要的,要的是你有碗饭吃,能讨个营生。在这点上练武跟学其他手艺没区别,历史上存在过的练武的组织都没有小说里那么戏精。
第2个回答  2018-12-09
最后一任武当山全山道总徐本善为掩护红军伤病员牺牲后,武当派武术就快断代了,解放后又经历各种运动,道士被迫还俗,到80年代国家号召寺归僧庙归道的时侯,归山的道士,年轻的不会武术,年老的有心无力,武当功夫后续乏人,后来国家号召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武当山陆续从民间请来当年下山武道及其传人住山传功才有所好转。
第3个回答  2018-12-07
武当山是道教圣山不单独属于哪一派,山上道教门派有很多,所以也没有掌门只有道总,以前习武的有很多不过抗日时期武当山道总带着会武的道士抗日,后被人埋伏牺牲山上的武术传承基本断绝,解放后又从其他地方或在外的武当弟子手里传回武当
第4个回答  2019-09-02
武当派

兴起于湖北武当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当山称太和山。武当道教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即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称。晋代,武当山“学道者百数,相继不绝”。(晋王韶《南雍州记》)戴孟、谢允、刘虬皆为居武当修道成仙之士。唐贞观年间(627—649),武当山道士斋醮祷雨有应,太宗敕建五龙祠,代宗时敕建太乙观、延昌观。五代时,高道陈抟隐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当真武神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宋代武当道教影响日甚,武当道士道术已显名于世。元代武当山已有九宫八观,著名道士叶希真、张守清、鲁洞云、汪真常、张道贵、叶云莱、刘洞阳、胡道玄等在武当山开宗传派,授徒数千人,明代是武当道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后大营武当宫观,历时数十年。新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的庞大建筑群。明成祖从全国钦选四百名高道主持武当道务,至嘉靖(1522—1566),武当山各大宫观都有道士数百人,全山计有道官、道士、军丁、工匠等一万多人。武当是道教名山,历来有各派道士居同修炼元末明初武当山道派有武当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张三丰入武当山修炼,后离山远游,明成祖多次派人寻访“真仙”张三丰而不得,更扩大了武当道教的影响。张三丰居武当山修道,嫡传弟子丘玄清住五龙宫,卢秋云住南岩宫,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宫,形成了以张三丰为师的道派,世称武当道派。张三丰另一嫡传弟子刘碧云,后又被尊为武当榔梅派祖师。“榔梅派”以奉祀玄帝为主,亦称武当本山派,乃正一支派,其传法系统为“碧山传日月,守道合自然,性理通玄得,清微古太无”等。张三丰武当派与全真道教义及宗风都有所不同。该派崇祀“真武大帝”,在思想上强调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且重视修炼内丹,特别强调性功。张三丰武功高强,兼擅拳剑,武当道派内家拳技,相传即创始于张三丰。从明代开始,入武当修炼的各派道士都自称武当道,都以张三丰为祖师。北京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薄》中,以张三丰为祖师的武当道派有真武玄武门、自然派、三丰祖师自然派、三丰祖师日新派、日新派、三丰祖师蓬莱派、三丰派等。明代武当道场成为“皇室家庙”,天下高道汇聚武当,武当道地位日高,取代阁皂山,与龙虎山、茅山合称三山新符箓。《张三丰全集》和《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是研究武当道的主要资料。武当派并不是单指哪一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