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的来历

如题所述

关于寿司的起源众说纷纭,在古代东南亚、中国沿海都有和寿司制作工艺相似的食品,但形态却不同。日本寿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与生鱼片、黄瓜、肉松、焦葱为主,配上芥末、辣根、酱油、醋。。而在中国沿海有一种利用糯米、蛋黄、脆皮、花生、蔬菜、熟虾仁做成的圆柱形饭团,叫做糍饭棒,用一层熟面皮包裹,方法和握寿司有点像,但是材料和形状不同。相传糍饭棒来自春秋时期的越国(浙江地区),属于古越民的传统美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2
  历史由来
  鮨、鮓源自中国

  寿司虽然是日本食品,但原本来自中国。寿司亦作「鮨」,这个字首先出现于公元前3至4世纪的中国辞典《尔雅.释器》,其中记载「肉谓之羹,鱼谓之鮨。」意指肉酱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搅碎的鱼肉叫鮨(qí,ㄑ-ˊ)。

  寿司的另一写法「鮓」出现在五百多年后,公元2世纪中国汉朝的另一本辞典。刘熙的《释名.卷二.释饮食第十三》中记载「鮓滓也,以盐米酿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指鮓滓是种用盐、米等腌制,让鱼肉发酵后剁碎,煮熟后进食。

  一百年后,汉字传到日本,鮨、鮓两字已混为一谈。中国也停止用米来酿制食品,到了明代,鮨、鮓更从中国菜中消失了。

  日本的寿司

  在日本,「鮨」一字最早出现于718年的《养老律令》(Yōrōritsuryō)中,当中提及国民要缴付「雑鮨五斗」,不过这个「鮨」指的是甚麼已无从稽考。

  寿司“SUSHI”、“酸”即是酸腌制的食物。在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寿司”这种食品,在辞典中的解释为以盐、醋、米及鱼腓制而成的食品,宋朝年间,中国战乱频仍,寿司正好为逃难的充饥食品,而品种更多,由菜蔬类,鱼类,肉类,甚至贝壳类都有。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出外营商的日本商派将寿司流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人,用一些醋腌制过的饭团,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之内,作为沿途的食粮。直到公元1700年,即江户年间,寿司才于日本广泛流传,成为一种普通的食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5
说起寿司,对大部分人来说定是一种人间美味。有的人经常吃,也喜欢吃,但是你知道寿司的起源吗?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详细的介绍寿司的起源。

寿司究竟起源于何处,答案众说纷纭。有的说中国,有的说日本。在古代的东南亚地区,都有跟寿司制作相似的食品。其实最早在中国汉代已经出现了此类食品,据刘熙的《释名·释饮食》中记载,鲊,菹也,以盐和米酿鱼为菹,熟了就可以吃。而后魏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做法是在鱼身上撒盐,去掉水分,放到盆中,再放一层简单处理过得干米,等到有酸味出来就可以食用了。而后来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做法,取名为寿司。公元700多年,日本寿司是一种早期的小型食品。而后慢慢发展为日本的传统美食。日本早期的寿司是在鱼身上抹盐,压实,然后发酵,再用米包裹的一种食品。据史料《东夷列传》中记载倭人即日本列岛的人,吃生鱼片,并且用米包裹形成一种食物,便是寿司了。由此可见,寿司的真正源头在古代中国,只是名字不叫寿司罢了。

寿司在日本成了一种传统美食,配上一些辅料,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日本的传统。所以很多人认为寿司起源于日本,但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出现类似的食品,只不过不叫寿司并且已经失传很久。讲到这里,喜欢吃寿司的人,你知道寿司的真正源头了吗?答案是中国而不是日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