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中联重科母体——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这是工程机械行业不会陌生的名字。1956年5月创建于北京,1969年底搬迁到湖南常德,1978年底搬迁到长沙,曾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主要从事建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重大装备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开发工作。 1992年,时任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科技人员,靠借款50万元起步,成立了院属产业实体——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推出的混凝土输送设备让混凝土哗哗地就象抽水一样被送上作业面,让更多的工程建筑企业感受了高科技的高效率。“中联”便开始以一个高科技、高成长性、高利润率、诚实信用的形象出现在当时的建设机械行业。初尝市场转化成果的中联,更是意气风发,老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新产品源源推出,车载泵、泵车不断创造新纪录,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机械都不断地由图纸转化为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中联重科1956年成立于北京。1969年迁至湖南。曾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建设部、中央企业工委。
199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1993年7月,公司以贸易带生产,以生产促贸易,以科技为中心,开发生产了第一代混凝土输送泵,第一台HBT40泵于7月1日下线,当年完成销售额500万元,实现利税230万元。
1994年1月,原长沙建机院混凝土机械研究室、机械厂成建制并入中联公司,中联公司从此有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生产基地。
1994年8月,1994年初,中联第一代砼泵由于产品不尽完善,故障较多,公司痛下决心,在市场销售良好的情况下全面停产。当年7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砼泵,并免费换回前期销出的10台产品。此举对中联重科的品牌塑造和公司后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4年 9月,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成立两周年庆祝大会在长沙建机院召开,建设部毛如柏副部长专程来长沙参加庆典,并为建设部商品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
1994年12月,1994年公司完成营销及技术收入4000万元,创利税1200万元,长沙市政府授予利税超1000万元企业奖牌。
1996年7月,经建设部批准,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研究院与中联公司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中联公司下属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专用车辆、营销等四个分公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