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下,感觉听力下降,该如何缓解?

如题所述

听力下降的原因:

1.洁耳过度、破坏鼓膜所致;

2.五官疾病所致:如中耳炎、鼻炎等;

3.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如高血压等;

4.工作压力过大所致:如疲劳过度、休息不好等;

5.周边噪音较大所致:长期暴露在强噪音下所导致的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与职业有关;

6.药物不良反应:使用了耳毒性药物导致的听力下降。

给您的几个小建议,可以让听力慢慢变好的。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果经常处于急噪,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所以,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2、最好不要挖耳朵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3、日常生活防噪音   

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4、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平时生活注意调理,可以用青耳茶啦,这个里面有中草药 还是不错的,长期调理应该能够帮助你的听力恢复的。

5、少吃高脂肪食物。

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6、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9

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下,对听力是非常有伤害的,所以要想缓解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环境嘈杂的地方,如果没有办法离开这样的环境,那就可以带降噪耳塞

第2个回答  2021-11-29
听力下降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由于严重的噪音污染或者内耳部位发炎,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听力,导致患者经常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听力下降属于人体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感觉,诱发听力下降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局部炎症感染之外,也可能是由于噪音污染引起的病症,所以应该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平时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听力下降怎么办。

一、远离噪音:听力下降也可能是由于严重的噪音污染导致的这一现象,长时间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可能会导致耳鸣,从而会引起听力下降,可以通过戴防护耳罩的方法来缓解病情,最好应该远离噪音环境,避免听力下降。

二、适当补肾:肾虚会影响到患者的听力,甚至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所以应该选择合适的补肾方法,通过口服中成药或者食疗的方法都能够改善病情,避免出现肾功能下降的危害,山药、芝麻、枸杞、桑葚等食物,能够起到一定的补肾作用,耳聋、耳鸣或者肾虚的患者,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进行食疗养生。

三、自我调节情绪:听力下降的诱发因素比较复杂,长时间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影响到听力健康,有的患者如果经常情绪波动过大,会引起内耳器官出现缺血和组织水肿等症状,从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所以平时应该注意情绪调节,不能够大喜大悲或者大怒。

听力下降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不但出现了经常性耳鸣或者听力障碍,最好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来改善病情,避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听力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起耳聋的危害,老年人平时多注意耳朵部位的护理,平时不要用扣耳勺去挖耳朵,避免引起骨膜损伤,导致听力下降。
第3个回答  2021-11-29
如果是突发性的听力下降72小时内到医院治疗,如果是渐进性听力下降的话这种情况建议选配助听器来进行干预,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听力进行补偿,另一方面现在的助听器也有耳鸣掩蔽功能,对缓解耳鸣有一定的帮助。
  一、耳鸣引起的听力下降怎么恢复?
  1.佩戴助听器
  一般来说当听力已经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只能够用外界手段进行控制。所以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佩戴助听器,这样能够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2.注意休息
  有一些过度劳累的人也会出现耳鸣的症状,而这种耳鸣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的听力下降。像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注意休息来得到缓解的,一般不需要特意进行治疗。
  3.治疗原发病
  有一些耳鸣是原发病引起的,这些原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也有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所以患者也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说神经性耳鸣,或者是内耳道炎症疾病。
  二、耳鸣引起听力下降要注意什么
  1.不要掏耳朵
  掏耳朵这个行为是很容易导致外耳道损伤的,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鼓膜损伤,而且很容易诱发感染。所以患者平常一定要避免掏耳朵,这样可以防止耳鸣症状和听力下降症状加剧。
  2.不要听太大声音
  很多听力下降的人在看电视或者是听音乐的时候,都会把声音调得很大。这种情况只会加重听力下降的症状,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大声音的刺激。
  3.保持情绪稳定
  过于开心或者是过于愤怒,都有可能引起听力下降症状加重,而且情绪也非常容易诱发耳鸣。所以平时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也不要过于焦虑或紧张,焦虑和紧张同样有可能诱发耳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4-20

噪音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危害健康的现象,而且很常见。


像洗衣机、冰箱、电视机、音响等等,都可以被视为噪音来源。衡量噪音的单位为分贝,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晚要小于40分贝。


噪音的危害


这个是一个安全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可能对人体的听觉器官造成损害,时间久后我们的听力会出现迟钝并降低,有的情况数小时才会回复,有些会让人持续性耳鸣。


医学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除了损害听力,还对眼睛有损害。当噪音强度超过90分贝时,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出现瞳孔放大,视物模糊的情况。


如果超过了110分贝,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程度会出现减弱的情况。


长此以往,人们更易出现眼疲劳、眼花眼痛,甚至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多种眼部疾病。


噪音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不仅让人无法安然入睡,还会引起烦躁不安、神经衰弱、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噪音超过60分贝,就能让70%以上的人从梦中惊醒。如果噪音在49-59分贝的环境下睡眠,沉睡的时间会缩短。


噪音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功能,还会是我们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营养物质维生素C、氨基酸等消耗量增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


噪音的预防


1.减少噪音接触时间,尤其是不能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严格把控自家电器的使用音量和时间,不能过度使用。


2.家电尽量放在卧室,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屋子内安装隔音、吸音设备,从而控制噪音,减少噪音。

3.屋内适当种植些花草,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吸收、消除部分噪音。

4.如果家人暴露在噪音污染中,一定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积极协商,尽量控制噪音程度。


以上就是噪音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您了解了吗?


【参考文献】

[1]高育红. 预防家庭噪音危害[J]. 科学24小时,2006,(11):4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