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收泪向前去,要看幽州金筑台。”这句里的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这首诗诞生在南宋灭亡之际,可是北京却恰恰成为了后来王朝的龙气之地。不仅如此,北京还是新中国的首都。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选址的过程还是十分坎坷艰难的,北京最后成为首都也实在是耗费了一番周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都选址的第一大要素就是经济,当时专家列出了11个待选城市,其中就包括西安、延安、洛阳、开封。不过他们俩落选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经济不够发达。众所周知,西安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周秦汉唐这四个极为显赫的封建王朝都在西安建都。西汉政权绵延的将近200年,唐王朝则具有将近300年的历史。
如此深厚的历史,让专家们都非常倾心西安。洛阳和开封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它们都拥有非常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建是要综合各种经济,文化层面上的因素考量的结果。同时,也有人提出定都延安的建议。大家都一致认为延安是红色革命基地,也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5年的时候,红军到达吴起镇。延安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于力量。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城市的经济始终还是略微逊色。所以他们在当时都算不上是最好的选择。首都选址的第二大要素是区位当时有很多人都支持新中国将哈尔滨定为首都。1945年8月,苏联红军和抗日联军联手合作,解放了哈尔滨。
哈尔滨也一举成为当时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之一。不仅如此,哈尔滨离苏联非常近。当时我国刚刚建立,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如果将哈尔滨定为首都,那么也可以更方便接受苏联的援助。不过后来局势突变,大家就放弃了这个选择。
广州、上海和南京也是当时选都得不错选项。这两个城市在经济上是占有优势的,但是很可惜,它们都太过靠南。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两个城市都无法负担起辐射全国经济,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且从国防的角度而言,如果选择沿海城市作为首都,很有可能会埋下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其他因素影响首都选址,当时还有很多人支持在成都跟重庆建都。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就非常的丰沃,而且四川跟重庆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是当时这两个地区都没有完全解放。所以一旦都城建立之后再发生什么动乱,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比起这些城市,北京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优势。首先,北京本来就是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的首都,可以说是“龙”气十足。而且北京在战时阶段经历的战乱比较少,所以受到的破坏也相对较轻。而且北京解放的时间较早,还有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背靠经济发达的东北地区可以有所依靠,也能够承担得起辐带全国的作用。再加上地理位置十分的复杂,对国防具有一定的帮助。所以综合比较之下,北京才是最佳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