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映的电影《信条》中,都有什么看不懂的物理名词?

如题所述

都说《信条》难懂,但看过后分析一下:也许难懂的并不是故事本身,只是物理专有名词太多、场景太陌生。美人这就解读一下,保证看懂后,电影烧脑程度直降两颗星。

影片首先出现的物理名词是熵。

男主经历了中情局在乌克兰戏剧院对他的“忠诚测试”后,被派到一个研究所,一个身着制服的女研究员向他说明了任务。

就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大战是什么呢?

就是未来人用逆向武器攻击现在,毁灭世界。

说到这里时,女研究员提到了熵。

熵,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通俗地说,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像老子说的那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熵就是这样,在宇宙中只要有一个物质,就会越来越混乱。比如说一个装修的新房,从摆进去第一个沙发以后,就越来越杂乱。或者一颗子弹碰触到玻璃,子弹壳、玻璃碎片、爆发热量等越来越多,这就是是熵的正常运转,熵增。

但是如果打碎玻璃的子弹也没有爆发碎片和热量,反而热量减少了或子弹消失了,那就说明体系在逆向运转了。

影片当中,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研究出了一套算法,可以让世界通过熵变,实现世界逆转(不只是时间逆转)。


第二个名词,世界湮灭(或叫宇宙大爆炸)

女研究员和普希亚都向男主说过世界湮灭这个词。

为何逆转会引发世界湮灭?

影片中的解答是,当正向和逆向熵相遇,就会产生瞬间粉碎,让能量归零,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世界湮灭。

记得《三体》中,也有类似的概念:宇宙必须回到零维,才能重新产生生命。而要实现零维,就必须要让熵增到极限,产生宇宙大爆炸。

而《信条》中世界湮灭、宇宙大爆炸概念,指的是正向和逆向相遇即会引发,比如正向的男主和逆转时间的男主相认时,这两个人都会瞬间粉碎。


第三个名词,钚241

钚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投于长崎市的原子弹,就使用了钚制作内核部分。

在影片中,作为未来人“奸细”的萨特,就是因为小时候在家乡斯塔克12找到了钚,才有资本与俄政府达成协议,由他“承包”斯塔克地域的一切作业的。萨特也因此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资源。

影片中,钚是女科学家研究的“逆向演算机”9部件中的最后一个,前8个萨特已经找到。

第四个名词,逆转门和时间钳形运动

影片中出现了“逆转门”的概念,这个门也是利用熵变原理发明的,萨特第一次使用它,是在高速公路上指着妻子,向男主要箱子那一段。

逆转门一共出现在四个场地,机场自由港(男主与自己打起来)、塔林港口(男主被审问)、特隆赫姆外海(信条蓝队激战地)、斯塔克12。

“逆转门”出现的地方,都是进行时间钳形运动的地方。

时间钳形运动,顾名思义,就是你对过去发生的不太满意,那么可以开始时间钳形运动,回到过去,通过干预改变未来。

影片中发起过多次时间钳形运动,包括女主回到船上阻止丈夫萨特自杀,解救儿子。


名词五: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出现过多次,是尼尔讲给男主的,当时男主正怀疑,为什么未来人会想毁掉过去,过去的人类祖先没有了,那么不也没有他们了吗?

于是尼尔给他讲了祖父悖论: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母呢?

未来人虽然忌惮祖父悖论,但却相信平行宇宙,认为可以放手一搏,没准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更纯净的新世界,反正未来人对当时的世界也绝望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世界湮灭(或叫宇宙大爆炸)、熵、钚241、逆转门和时间钳形运动、祖父悖论,这是很多人看不懂的物理名词
第2个回答  2020-09-16
变熵。熵如果不是理科或者工科生,是很少接触的一个物理名词,高中也只是鲜有提及。也因此,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这个电影,其实是因为涉及的物理内容比较深。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我不懂的物理名词有钚241和祖父悖论,钚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祖父悖论出现过多次,是尼尔讲给男主的。其实就是未来人会想毁掉过去,过去的人类祖先没有了,也就没有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