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就要茶水分离吗?

如题所述

茶水的分离这是因茶而异的,绿茶、白茶、黄茶类不发酵或轻发酵茶,可以把茶叶直接投入开水中,不需要茶水分离。不过,为了追求最佳口感,对浸泡时间会比较讲究,品饮的话一般不会长时间浸泡。如需长时间浸泡,应适当减少投茶量,避免长浸泡时间茶汤太浓。而像普洱茶,黑茶一类发酵茶,茶水分离会更好发挥出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对茶汤色泽、滋味及营养成分的保留更有利。喝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1、洗盖杯,汤杯底使其有温度;

  2、放入茶叶,同时盖着杯盖甩动几下,再闻干香;

  3、第一次冲水用开水,同时冲水时速度迅速;

  4、快速的出水,尽可能的把水倒干净;

  5、到入杯子,洗杯;

  6、观其汤色,闻其香,这样洗茶步奏就结束了;

  7、第二次泡茶讲究的是品其口感,水温要把控在85度左右;

  8、在盖杯中停留的时间在20s左右即可;

  9、出水时速度要快,同时要尽可能的把茶倒出;

  10、倒茶讲究的是每个杯子要均匀,以客为主,同时只能最多倒到8层满;

  这次在观其色,闻其香,品其韵,那么茶叶的基本泡法就是这样,因每泡茶叶不同的特点泡茶水温和静止时间都要把握得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2
很多茶,应该说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而导致茶汤滋味偏苦涩,而且香气散失,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是茶叶本身的质量有问题。所以,为了品尝到一杯清香醇韵的茶,茶水分离便是你在泡茶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个拥有上千年喝茶历史的民族,中国人对茶叶滋味的描述可不是只有甘甜、苦涩这些简单直观的词汇。
喝普洱茶时,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茶水分离”这个词,什么意思呢?乍一听,你是不是会想到这样一个画面:把茶人杯翻转一下,浸过茶叶的水就回流到杯里,茶叶则留在上面的滤网的上方,这样就“茶水分离”了。
好吧,这确实是“茶水分离”,但绿源茶博士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茶汤滋味呈现出的“茶水分离”。
- 什么是口感上的“茶水分离”? -
我们喝茶,喝的是茶叶内含物质溶于水后的茶汤,回甘、苦涩。香气、喉韵等等,都是茶叶内含物质的味觉呈现。可以说,喝茶就是喝茶的内含物质。而冲泡就是要让内含物质更好的溶于水中,使茶汤有更好的表现。
如果出现“茶水分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茶还是茶,水还是水,内含物质与水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汤口感有所欠缺,香甜度很难激发出来。
- 为什么会“茶水分离”? -
那么造成“茶水分离”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有两种原因,一个是制作工艺,一个是冲泡方法。
◉工艺问题
一、“雨水茶”。采摘雨季(在云南每年的5—9月)生长的茶叶来制作,很容易出现水味过重的状况;
二、揉捻不到位。制作时揉捻过轻,使茶条泡松,内含物质溶出较少,口感显的水味重;
三、蒸压、干燥不彻底。普洱生茶在压饼前要经过蒸汽气蒸软,新的生茶饼喝起来也会存在水味过重的情况,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会好喝。
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时需洒水增湿,使茶叶植物纤维中含有很重的水分,因此也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来挥发水汽。
◉冲泡问题
一、泡茶的水温不够高。云南普洱茶属于大叶种茶叶,梗肥、叶厚,需要用达到当地沸点的水温,才能激发出茶叶的香气滋味;
二、紧压茶醒茶时间不足。普洱茶一般采用紧压的制作方式,醒茶时需要一点时间充分跟水接触后,才能让茶叶稍微舒展溶出滋味,一般在5—10秒左右;
三、每泡茶间隔掌控不当。每泡茶之间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使得茶滋溶出不均匀;
四、冲泡次数多。茶连续泡了二十泡以上,溶出的物质减少,水味自然就明显。
“茶水分离”,反应的是茶汤协调度的问题,大家喝茶的时候也许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词汇,你还听过哪些有意思的茶叶口感描述呢,不妨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22
泡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茶水分离式的,比如盖碗、壶、快客杯冲泡;一种是不分离式的,玻璃杯、马克杯、保温杯等等。

多数的茶都可以用茶水分离的方式冲泡。
泡茶的原理,其实就是让茶叶里的水浸出物融到水里,并进行合理分配(这样你喝起来不至于过浓或者过淡,泡茶的水平也在这里体现),而茶水分离的冲泡方式,能够解决合理分配的问题。
当然,像绿茶、白茶、红茶也可以大杯泡,不做茶水分离,但是这个时候投茶量需要注意了。因为茶叶与热水接触的过程中,其实在持续不断地释放着内含物质。
这些内含物质的释放速度并不相同,其中咖啡碱与茶多酚的释放速度较快,茶氨酸较慢。
咖啡碱与茶多酚,一个主苦,另一个主涩,而茶氨酸则是鲜爽感与清甜感的主要提供者。当泡茶时间得当时,这三种物质处在一个平衡状态,茶氨酸能够压住苦涩味物质,所以茶汤喝起来是香清甘活的。
而一旦泡茶时间太长,咖啡碱与茶多酚就会过量释放,到了茶氨酸再也压制不住的地步,导致茶汤浓酽苦涩。
所以为了避免茶水难以入口,我们需要减少茶叶与热水的接触时间,茶水分离就很有必要了。
第3个回答  2021-11-22
“茶水分离”说的是一种茶杯底部虽然放了茶,可是泡出来的底部的茶还是茶,水还是水,无几分茶味。那可能会有茶友说“那我倒回去在泡一会,茶味不就出来了,肯定是浸泡时间短”那么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茶水容易分离的原因再来看这个问题。

文章图片1
有茶友说是因为水质,咱们讲过一次,受条件所制,经过滤的桶装纯净水泡茶就已经很不错了,酸碱性中性,很适合泡茶。甚至无异味的自来水用来泡茶也是可以的。如果一直以来泡茶用水都没有换过,只是某一次泡茶出现茶水分离这样的情况,那不太可能是因为水质问题。

而茶器对于茶水分离这个情况影响不大,只要泡茶的时候有温壶烫杯,对于洗茶、醒茶、和后续的茶汤就影响不大。这个原因更多的应该是因为水温问题,茶叶问题,醒茶问题,注水问题。

文章图片2
水温比如高温茶要95度以上,中温茶80-90度,低温茶75-80度。

高温茶用80度的水泡肯定会出现茶水分离,而且就算后面用高温水泡也不会再有浓烈满口的香,醇厚的口感,如果象上面说的再倒回去泡一会,再喝必定苦涩。

茶叶如果受潮了,也会出现茶水分离这个问题,这个只要喝茶之前取出茶叶的时候应该就能发现,就不细说了。

文章图片3
再来说说醒茶,醒茶就是洗茶,虽然各种茶类的醒茶方法不尽相同,不过这一步的完成度在整个冲泡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对于后面茶汤口感,香气有着直接的影响。

注水不当也会导致茶水分离,比如定点缓慢注水,沿着杯壁缓慢注水很容易造成茶叶内含物质和水不能充分融合,那么出现茶水分离就不奇怪了。
第4个回答  2022-06-29
“茶水分离”说的是一种茶杯底部虽然放了茶,可是泡出来的底部的茶还是茶,水还是水,无几分茶味。那可能会有茶友说“那我倒回去在泡一会,茶味不就出来了,肯定是浸泡时间短”那么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茶水容易分离的原因再来看这个问题。

文章图片1
有茶友说是因为水质,咱们讲过一次,受条件所制,经过滤的桶装纯净水泡茶就已经很不错了,酸碱性中性,很适合泡茶。甚至无异味的自来水用来泡茶也是可以的。如果一直以来泡茶用水都没有换过,只是某一次泡茶出现茶水分离这样的情况,那不太可能是因为水质问题。

而茶器对于茶水分离这个情况影响不大,只要泡茶的时候有温壶烫杯,对于洗茶、醒茶、和后续的茶汤就影响不大。这个原因更多的应该是因为水温问题,茶叶问题,醒茶问题,注水问题。

文章图片2
水温比如高温茶要95度以上,中温茶80-90度,低温茶75-80度。

高温茶用80度的水泡肯定会出现茶水分离,而且就算后面用高温水泡也不会再有浓烈满口的香,醇厚的口感,如果象上面说的再倒回去泡一会,再喝必定苦涩。

茶叶如果受潮了,也会出现茶水分离这个问题,这个只要喝茶之前取出茶叶的时候应该就能发现,就不细说了。

文章图片3
再来说说醒茶,醒茶就是洗茶,虽然各种茶类的醒茶方法不尽相同,不过这一步的完成度在整个冲泡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对于后面茶汤口感,香气有着直接的影响。

注水不当也会导致茶水分离,比如定点缓慢注水,沿着杯壁缓慢注水很容易造成茶叶内含物质和水不能充分融合,那么出现茶水分离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