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用红纸包红糖纸的包法?

如题所述

湖北孝感结婚习俗
1、定亲
过去我们孝感农村的婚姻大多是父母包办,靠媒妁之言撮合而成。一种情况是父母约定,如张家和李家是亲戚(过去许多姑表、姨表成婚姻的)或关系很好,两家大人约定结成亲家,还有的指腹为婚,两家女性怀孕,如果将来生的是一男一女,约定结为亲家。 定亲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这个仪式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成实,就是男方要买几件布料,包几斤红糖(用红纸包装或贴上红纸),跟媒人一起到女方去送礼,表示这门亲事确定下来了;第二步是过茶,就是由媒人撮合确定一个吉日,男方和媒人一起提着聘礼(一般是四至八套衣料、四包红塘、四包杂糖、糖果等)到女方家去,女方则要请最亲的亲戚或本家一起吃饭,表示对外公布这门亲事已经确定下来。至于定亲的年龄是没有限制的,可以是没出世的坯胎,可以是睡在摇篮里的婴儿(俗话叫摇窝亲),也可以是张成少男少女的青年。定亲以后两家来往较以前自然密切些,办大事两家都要相互送礼,尤其是男方送礼还不能少。过春节男方还要到女方家拜年。
2、送花招
两家孩子大了,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男方这年的二月初二(花招节)就要到女方家送礼(肉、酒、糖之类),叫送花招。这节气未过门的女婿必须亲自去(可以约媒人一起去),并亲自向亲家母提出两人结婚的请求。这时女方一般不会很爽快答应的,总要推辞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家里困难没钱买嫁妆等等,这话一半真,一半假,含有我家姑娘不会很贱就答应嫁给你的意思,必须看你是不是诚心想结婚,要考验考验,或刁难一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中国是个传统的国家,而在结婚的形式上,自然少不了包红包的传统形式。

红包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也指奖金、贿赂他人的钱。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小礼物。那么包红包有什么讲究吗?红包里面的数字有何禁忌?

民间禁忌是一种演化形式和扩张形式,它与择吉避凶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亦与人们的心理因素起作用,也就是说禁忌的目的是为了避凶。

数字禁忌中,数字最吉利的要属六和八,所谓“六六大顺”,“要得发,不离八”,就道出了其中塬委。当今社会,花几十万元买下一个含六和八最多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已不是新闻。

忌讳的数字比起来多得多,从总体来说,忌单数,因为好事成双。

“二”是双数,但这样的日子忌出殡,因为人们不希望坏事成双。(注:在丧事奠金方面,若某人死亡而其配偶仍健在则奠金应为单数,不许成双。若亡者之配偶早已死亡,则可以方用双数作为奠金)。

“三”谐音“散”,做寿和结婚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礼也忌“三”这个数字。

“四”谐音“死”,大凶,所以门牌号、汽车牌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都不宜有这个数字。

“五”谐音“无”,凶,所以与谈判、收帐款…等都不宜有这个数字,免一事无成。

“七”有的地方妇女忌讳这个数字,犯了七条就要被俢。

“九”音乐界颇为忌讳,因为世界上一些大作曲家如贝多芬等,都是在写完第九部交响乐后死去的。在嫁娶最佳时间则喜“九”这个时间代表长长久久。在年龄上最为忌讳,例如十九岁女性结婚为习俗之忌讳年龄;敏感的人当自己年龄为十九岁、二十九岁、三十九岁、四十九岁……常把自己多说一岁而称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老人易忌讳九,因意外或死亡事件比率较一般年龄高。

忌“十三”本是西方的习俗,因为被判耶稣的犹大排位十三。但中国开放以后,一些高级宾馆为了迎合西方人,也避讳这个数字,不设十三屋。

还有号码“七零八六”、“五三五四”之类的数字也忌讳,因为他与“七零八落”、与吾散、吾死谐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9
现在没有用红纸包糖的事了,都是市场上卖的专门用来包糖的小口袋,大小各异,需要根据需要选择稍大的口袋。
第3个回答  2022-06-30
现在没有用红纸包糖的事了,都是市场上卖的专门用来包糖的小口袋,大小各异,需要根据需要选择稍大的口袋。
第4个回答  2022-06-30
现在没有用红纸包糖的事了,都是市场上卖的专门用来包糖的小口袋,大小各异,需要根据需要选择稍大的口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