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始于大难,逆境最宜翻盘

如题所述

“过去未来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

过去和未来的事,想了又有什么用?只是徒增烦恼罢了。你的过去,是过去之前的那些当下造成的;你的未来,却是由当下的你决定的。所以,在过去、未来和当下之间,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当下--以全力以赴的当下,换问心无愧的未来。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人在遭遇不公、不顺、挫折时,最容易怨天怨地: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别人什么都有?但其实,你想要的一切--事业、爱情、健康等等,都需要等价的交换。你可以拿出来交换的是什么?事业需要付出汗水,爱情需要付出真心,健康需要适当的锻炼和规律的饮食。当你知道自己做得还不够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怪别人了。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世上的人皆以科举不中为耻辱,在我看来,科举不中不是耻辱,若你的内心因科举不中而感到羞耻,这才是耻辱。结果固然是很重要,但若因一时的挫折遭遇产生过大的负面情绪,继而又让这种情绪左右了心态,导致内心的痛苦和烦恼,甚至导致一蹶不振,才是真正的失败。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人都会犯错,因为犯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二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过去的错误犯了就犯了,勿沉溺,勿耽废,及时反思改正就是了。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是,你只是听过这些道理,却未曾按照其中要点去行动。不要想太多,没有头绪也不要紧,先行动起来,事情会一点点露出眉目。做,就有成功的机会;不做,就只能等待失败。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人生最悲哀的往往是:我当时真的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

“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我们处于一个精神永不安宁、物质永不满足的时代,我们喜欢得到,害怕失去。为利,无视健康、折损生命;为名,对别人趋炎附势,甚至卑躬屈膝。但是,对什么过于偏爱,就必定被什么过分地消耗。人生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不断抛弃不必要的东西,内心才不至于被蒙蔽,光才能照进来,才能看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王阳明的花与我心同在,推而广之就是天地万物皆与我同在,一心之中,可存天地宇宙、生万千气象。一切,只看你心的大小、悟的浅深,良知的大境界,本来与外物无关;心,自是万物主宰。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