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有多难?你为了转行吃过哪些苦?

西安,干了20多年程序员的杨汶锦,47岁时决定改行,穿着格子衫T恤通过短视频讲历史。凭借磁性的嗓音,和程序员化繁为简的能力,帮网友“十分钟了解一个朝代”,杨汶锦讲的陕西历史文化获500万人追更,他还免费提供原视频给学校当教学课件。

我自己成功转行两次,现在是职业规划师,已经帮助1600多人解决过职业发展相关的问题,其中有近300转行案例。从我的经验来看,转行有5大难:不舍、不愿、不甘、不狠、不配。

一、不舍:难以割舍过往积累

我从2005年到2017年,都在做软件开发和研发管理工作,有十几年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主导过互联网电视盒子开发、写过两本编程书),所以当我说要开启新征程,围绕职业生涯发展新的事业时,我的那些做技术的朋友们,都觉得很可惜——“你这十几年做得那么好,积累了那么多技能和经验,扔掉实在太可惜了。”

想想看,我们看别人转行时,尚觉得可惜,放在自己身上,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我有一大票做软件开发的朋友,其中有不少伙伴,过了35岁,这次聊起来,说想转行,下次再聊,还说想转行,但自始至终,都不会有什么实际行动。

要割舍掉过去积累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人际关系、成绩等,真的是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恋恋不舍,难以跨出转行这一步。

但如果你有了更心仪的目标,往前多看二十年、三十年,过去的十年八年积累,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

二、不愿:拒绝尝试有失败可能的方向

我做技术支持工程师时,到电信干活,人家叫我“安工”。我做软件开发时,在技术沙龙上做分享,组织方和与会者,说我是“技术牛人”。现在,我参加各种学习组织的活动,人家说我是做职业规划的。

职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还是我们的一个自我,关系到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也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还关系到我们会怎么行动、思考和感受。

当我们想要转行时,这个自我就会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看自己、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等,都会变化。

这个变化过程,是漫长的,可能伴随痛苦的,也可能失败的。

我有一个客户,原来在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做销售,后来转行做了培训师,每次执行完培训,都会自我怀疑: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太“虚”了,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是大忽悠?

我讲的东西真的会给客户带来改变吗?

我适合做培训师吗?

这事儿有意义吗?

……

越怀疑,越觉得培训师不适合自己,越觉得还是原来的工作更好。

遇到的麻烦,实质是——随着对新职业的体验越来越深入,我们可能会抵触新职业背后的自我,陷入痛苦的泥沼。

这也是转行最难的地方——新旧自我更替。

因为新旧自我更替可能很困难、很痛苦,甚至会失败,所以很多伙伴在实施转行之前,总想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一做就必定能成、转换过去就可以长期发展的职业。如果一个选项不是百分百确定适合自己,他们内心就会涌起各种担忧,拒绝进行尝试。

简单讲,如果一个选项存在不确定性,行动起来可能会失败,他们就不愿意进行尝试。

但实际上,在我们体验之前,是无法仅仅通过信息分析就百分百确认某个职业是完全适合自己的。适合与否,需要在行动中确认。只有反复尝试和调整,我们才能把某一个职业发展成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你拒绝与不确定性共舞,发现可能失败就坚决不行动,你就无法收获属于你的理想职业。

转行的过程,其实是从若干可能的选项中选取一个,用行动将其变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这个过程,《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讲的非常清楚,建议仔细研读。

三、不甘:外部回报万万不能降低

我第一次转行,是从通信设备技术支持工程师转换到软件开发工程师,整体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二。当时我很多同事和朋友都说我疯了,怎么能接受这样断崖式的下落。

然而这就是现实——你转行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公司规模可能没有原来大,收入可能没有原来多,职位也可能没有原来高。

实际上,除了一小部分在原有领域爬到金字塔尖、积累到足够势能的厉害人物,会有一个看起来平滑的、上扬的转换过程,大多数普通职场人士,在转行的起始阶段,都会有一个向下的过程。

然而很多人在设想转行时,会期待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一直向上的,不能接受可能的“向下”过程,心中会有各种不甘:

我原来赚那么多,怎么我换个行业、换个岗位就不值钱了?

我的同学同事要么身居高位要么钱多事少,怎么我越来越不如人了?

……

不甘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接纳的,但也需要记住,转行的本质,既非为了更多的外部回报,也非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是突破职业通道的卡点,让自己变得更为自洽与和谐。

所以,即便心有不甘,也要勇猛前进,突破自我。否则,在不甘中徘徊,就像在泥沼中挣扎,只会越陷越深。

四、不狠:不能拼命投入,不能拼命努力

2015年时,有一个陌生的朋友在CSDN给我发私信,说关注了我好久,看我通过写博客、出书等方式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转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也想用这样的方式实现转型。

我说很好呀,这条路是可行的,只要做起来,一点一点就近了。

他问我一天有多长时间投入到技术博客的写作上。

我说每天晚上九点后,每天早上上班前一个半小时,每个周末至少八个小时,都贡献给了写作。

他说,这样岂非连生活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说是的,除了和家人的一些互动,其他的业余时间,不是在构思文章,就是在写文章。

他说,那还是算了,太苦了。

这位陌生朋友的想法,很常见,我的付费咨询客户中,就有不少类似的情况。曾经有一个客户,付费咨询我,说他大专学历,在一家建筑公司做项目经理,收入还可以,但是太累了,实在干不动了,想转行,找一个钱和现在差不多但轻松点的工作,还说他没时间提升学历,也不想一边工作一边学其他的技能(太累受不了),问我还有没有什么方法。

经过来回几次的沟通,我婉转地告诉他,没有不吃苦受累的捷径。

现实中,有很多伙伴心心念念要转行,却像上面两位朋友一样,对自己不够狠,舍不得为目标职业投入时间和精力,狠不下心来过一段玉汝于成的艰难日子。

然而,除非你有足够的积蓄支撑你裸辞为转行做准备,你就是要抓紧一切业余时间拼了老命去学习去尝试,才有可能丰富目标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啊。

五、不配:与转行的目标职位不匹配

尝试转行时,我们的能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综合),往往是无法满足目标职位的要求的。就是说,我们跟目标职位不匹配。

所以呢,从企业方来看,我们的能力不满足它们的要求,它们不乐意要我们。

于是,你投递简历,往往杳无音信;你参加面试,往往收获“抱歉”或“请您先回去,有消息我们会通知您”。

这是极其自然的事。我第一次转行,就屡屡遭遇这种情况,前后历时近四个月,才找到一家愿意接收我的公司。

企业觉得我们这些转行者不匹配他们的岗位要求,公事公办的回绝我们,这是我们这些转行者面临的天大困难,很多人就在这样一次次的受挫中放弃了,重新退回老路上。

但实际上,只要放你放下不舍、不甘、不愿,拼命努力,积极准备,坚毅前行,终会让自己匹配目标岗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以上,就是转行五大难——不舍、不愿、不甘、不狠、不配。愿所有想转行的伙伴,都可以突破它们,完成新旧自我的更替,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7

在现代社会,转行难是普遍现象!转行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几乎是99%的职场人的共同感受。很多人说,感觉自己从一开始进入了哪一行,就好像一辈子必须得干这个了。

当行业处在扩张期的时候还好,转不了行就不转了。然而,当行业突遇毁灭性打击,你不得不面对转行问题的时候,头都大了。旅业人、教培人、地产人,这几个行业的人最近几年快要愁白了头。

话说,这年头想转个行咋就这么难?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总结了以下两条主要原因。

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分工过细是导致改行困难的主要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应聘者感觉找工作难,而招聘方感觉招人也很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社会的分工是越来越精细。有网友回忆说,“80年代之前,在农村既会木工又会瓦工,还会杀猪宰羊种田的人不在话下。这些工作的内容相对简单,悟性好一点的人啥都能学会。到了城市工厂就不行了,车钳铆电焊没有人会两样的。工厂要求的技能的复杂性高、难度大。我看这就是改行难的原因之一。”

我深以为然。回想起来,我的父母那一代,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改行换工作非常普遍,也没听说改行换工作比上青天还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职业分工确实是越来越细了,分工过细是导致职场人改行困难的主要原因。

2、蛋糕不够分,劳动力富余,外来的卷不过内行的。

简而言之,就是人太多了。在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欧美澳国家,转行就没有我们这里这么难。

成功转行的人常常发现,其实很多工作对专业技能和经验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经过短期的熟悉适应是完全可以上手的。其实,对很多工作,我们本身是具备转行能力的,但人家就是不给你转行的机会。原因是劳动力太多了,每次招聘总会遇上与岗位的匹配度更高的人也来应聘,所以机会就轮不到行业外面的人。

当前局势下,每当最惨的旅游从业者抱怨失业时,总有人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们可以转行呀,何必非在这棵树上吊着。道理谁不懂?谁想非吊死在旅游业这棵树上?问题是,转行谈何容易。

特别是在当前整体经济萧条的环境下,大多数行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蛋糕只有那么一块,各行各业都因为疫情而开始疯狂地内卷,还没入行就被卷得头破血流,转行谈何容易。

哪些人转行最困难?职业封闭性太强的人

有一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虽说转行难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每个职业的差异非常大。同一行业内,有人很容易就转行找到了下家,有人就比较困难,有人则是相当的困难。

以旅游行业举例,转行容易的是哪些人呢?我观察了一下朋友圈,发现在旅行社做公关的小伙伴很早就转行找到了新工作,在OTA做市场、做运营的小伙伴在疫情一开始就换了工作。他们转出旅游行业一点也不难。在旅游行业还有哪些人转行比较容易呢?财务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的,IT部门的...

这些人虽然就职于旅游公司,但实质上他们根本就不是旅业人。他们的职业是公关、互联网运营、会计、HR、IT工程师。他们只不过是把各自的职业技能应用在了旅游行业。当旅游行业垮塌后,换个行业就是了,转行容易,也不损失什么。

上面提到的这些职业的职业开放性很强,职业技能的通用性很强。换句话说,这几个职业的可迁移能力非常强。可迁移能力是指你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或者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后可复用的能力,是一种职场通用的能力。

不管财务会计从事哪一行,用的都是通用会计准则,考下的CPA证书到哪个行业哪家公司都适用。码农写代码的技能到哪里都可以用。HR的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如招聘、薪酬福利等知识和技能在各个行业间都通用。

拿旅游公司的业务类岗位来说,销售也比较容易转行。据我的观察,原来的旅行社销售人员基本上也都转行了,他们转行后的心理落差也没有那么大。有人对我说,反正都是卖东西,卖什么都是个卖。而旅游公司转行最困难、最迷茫、最痛苦的人群是操作计调、线路设计、领队导游。

网络上总有人把旅游人转行难的原因归结为从事旅游业的人学历低、水平差、没有什么技能。这个观点我死活不能同意,遇到一次反驳一次。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旅游业内的大多数人职业封闭性强、受职业场景限制太强。

职业封闭性强、受职业场景限制强的工作并非只存在于旅游行业。2021年的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培业也惨遭灭顶之灾。教培人同样面对转行叫苦连天,我在网络上观察一番后发现,教培行业转行最难的是谁?是老师,尤其是学科教师。做招生、客服、市场宣传的那些人都不难。教师转行同样是非常非常困难。

此外,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有很多在本行业内非常重要、可以说处在最核心地位的工作岗位,却也是转行最困难的岗位。

教培业转行最难的是谁?是教师。

民航业转行最难的是谁?是飞行员,是空姐。

旅行社行业转行最难的是谁?是旅游产品设计,是计调操作,是领队导游。

这些人转行难是因为他们学历低、水平差、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吗?学科教师的学历低吗?拯救了119名乘客性命的川航机长刘传健的水平差吗?

有趣的是,转行最难的这几个工种恰恰是这几个行业最核心的岗位,直接提供该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教培行业的核心是什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

民航业的核心是什么?是把乘客安全舒适地运送到目的地。

旅游行业的核心是什么? 是为客户提供旅游和旅行服务。

可怕的是,这几个本行业内的核心工作岗位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的职业缺陷,那就是:职业场景狭窄特殊,工作技能单一,职业的封闭性强,与其他职业的关联性不大。在本岗位上多年培养锻炼的经验和业务能力对其他行业的价值不大。

机长和空乘的工作场景在狭小的机舱内,教师的工作场景在三尺讲台。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失去了飞机的机长、空乘,失去了讲台的教师,也和失去了旅游业的旅游产品设计师、导游一样,会感觉特别痛苦、特别迷茫、特别焦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转行重新就业非常困难。

人在职场上最大的尴尬和悲催是你好不容易在本行业本公司培养出的能力,结果跑到另一个行业另一家公司后完全不适用。

所以,在社会飞速前行的当今,年轻人在择业时应该仔细考虑所入职的行业与工作岗位的开放性,以及该职业的成长空间。这也是笔者在一毕业就从事了令很多人羡慕的出境旅游业多年后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

第2个回答  2023-03-17

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是什么岗位,以及从什么行业转到什么行业。能否转行成功,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门 道。
 

 例如常规的财务岗位,总的来说转换行业不是太难。特别是从某个行业转到记账方式差别不大的某些行业。我们的一位客人甚至转换过六个毫不相关的行业。
  转换行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但是,不少人换过好多个不同的行业,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仍然看不到希望。杏就是这样。
 

 杏大 学毕业后在上 海、广 州都工作过。刚开始分配到一所大 学做出纳,感觉事业单位太沉 闷、没有活力,不会有大的发展,后来调到一家国 营的大型电子厂做成本会计,发现在这里做好做坏都一个样,看不到发展的机会。后来又进了一家国 营的进出口公司,情况没有多少改变,还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提 拔。所以后来跳 槽到一家私营咨询公司,又发现公司很不稳定,规模不大,感觉自己在里面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接着去了一家跨 国 通信公司,她在这家公司做的时间最长,她很喜欢这家公司的管理方法,很规范,岗位职责分明,给每个人的权限也较大。他们用ERP系统,她也学了很多财务软件的知识。最后一家是国内著 名的软件公司,做总帐会计,感觉跟上家公司相差不大。就这样杏尝试了六个毫不相关的行业,都是做财务工作,但还是看不到前途,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与此同时,杏感觉做财务好象已经走到了尽头,不知道在这一行如何上升。但所学专业又是财务,向其他专业发展,无论从文凭,职业培训到工作经历,都没有相关的让人信服的资本。她的朋友、亲戚都建议她不要放 弃她的专业。
  每个行业都有适合你的舞台
  许多人对目前的工作看不到前途,就想到跳 槽,换一个行业。其实,行业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行业都需要搞销售、市场、技术、财务、行政、人事等各方面的人才,许多行业对大部分人都适合,只存在一个你熟不熟悉这个行业的问题,再就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不好的问题。无论你的性格和天 赋是什么,都能在你选择的领域或行业找到用武之地。
  假定你喜欢电影,想选择电影业作为你发展的领域。你的第一直觉可能是,这意味着,如果我没有演员、剧作 家、导演或者影评家的技能,在这个领域就没有我可以从事的工作。并非如此。在这个叫做电影的领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能。在每个影片的演职员表上,你都能看到它需要的技能--这些职位的名称如下:服装设计师、化妆师、发型设计师、摄影师、灯光师、声音混合师和声音剪辑、音响师、演员、音乐家、内部设计员(布置场景)、木匠(制作场景)、画家(制作背景等)、艺术家和电脑动画设计师(为特定的效果)、动物训练师助理、人事助理、秘书、公关、会计师、旅行专家(选景)、研究人员(特别是关于另一个时代的电影)等等。
 

 转行的关 键是转换岗位
  例如,对于杏,在我们的建议下,她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做财务软件的公司,做财务软件的培训。这个岗位对她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但是她既是财务方面的科班出身,又有丰富的财务实操经验,包括应用财务软件的经验,只需运用她善于口头表达和富有感 染 力的天 赋和性格,把她认为正确的方法传达给别人。从上个星期她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回她才真是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所以,转行的关 键不是转换行业,而是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感觉职业发展不顺,首先要思考的是所在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和天 赋。

第3个回答  2023-03-17

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是什么岗位,以及从什么行业转到什么行业。能否转行成功,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门 道。
  

例如常规的财务岗位,总的来说转换行业不是太难。特别是从某个行业转到记账方式差别不大的某些行业。我们的一位客人甚至转换过六个毫不相关的行业。
  

转换行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但是,不少人换过好多个不同的行业,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仍然看不到希望。杏就是这样。
  杏大 学毕业后在上 海、广 州都工作过。刚开始分配到一所大 学做出纳,感觉事业单位太沉 闷、没有活力,不会有大的发展,后来调到一家国 营的大型电子厂做成本会计,发现在这里做好做坏都一个样,看不到发展的机会。后来又进了一家国 营的进出口公司,情况没有多少改变,还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提 拔。所以后来跳 槽到一家私营咨询公司,又发现公司很不稳定,规模不大,感觉自己在里面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接着去了一家跨 国 通信公司,她在这家公司做的时间最长,她很喜欢这家公司的管理方法,很规范,岗位职责分明,给每个人的权限也较大。他们用ERP系统,她也学了很多财务软件的知识。最后一家是国内著 名的软件公司,做总帐会计,感觉跟上家公司相差不大。就这样杏尝试了六个毫不相关的行业,都是做财务工作,但还是看不到前途,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与此同时,杏感觉做财务好象已经走到了尽头,不知道在这一行如何上升。但所学专业又是财务,向其他专业发展,无论从文凭,职业培训到工作经历,都没有相关的让人信服的资本。她的朋友、亲戚都建议她不要放 弃她的专业。
  

每个行业都有适合你的舞台
  许多人对目前的工作看不到前途,就想到跳 槽,换一个行业。其实,行业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行业都需要搞销售、市场、技术、财务、行政、人事等各方面的人才,许多行业对大部分人都适合,只存在一个你熟不熟悉这个行业的问题,再就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不好的问题。无论你的性格和天 赋是什么,都能在你选择的领域或行业找到用武之地。
  

假定你喜欢电影,想选择电影业作为你发展的领域。你的第一直觉可能是,这意味着,如果我没有演员、剧作 家、导演或者影评家的技能,在这个领域就没有我可以从事的工作。并非如此。在这个叫做电影的领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能。在每个影片的演职员表上,你都能看到它需要的技能--这些职位的名称如下:服装设计师、化妆师、发型设计师、摄影师、灯光师、声音混合师和声音剪辑、音响师、演员、音乐家、内部设计员(布置场景)、木匠(制作场景)、画家(制作背景等)、艺术家和电脑动画设计师(为特定的效果)、动物训练师助理、人事助理、秘书、公关、会计师、旅行专家(选景)、研究人员(特别是关于另一个时代的电影)等等。
  转行的关 键是转换岗位
  例如,对于杏,在我们的建议下,她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做财务软件的公司,做财务软件的培训。这个岗位对她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但是她既是财务方面的科班出身,又有丰富的财务实操经验,包括应用财务软件的经验,只需运用她善于口头表达和富有感 染 力的天 赋和性格,把她认为正确的方法传达给别人。从上个星期她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回她才真是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所以,转行的关 键不是转换行业,而是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感觉职业发展不顺,首先要思考的是所在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和天 赋。

第4个回答  2023-03-17

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是什么岗位,以及从什么行业转到什么行业。能否转行成功,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门 道。
  例如常规的财务岗位,总的来说转换行业不是太难。特别是从某个行业转到记账方式差别不大的某些行业。我们的一位客人甚至转换过六个毫不相关的行业。
  转换行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但是,不少人换过好多个不同的行业,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仍然看不到希望。杏就是这样。
  杏大 学毕业后在上 海、广 州都工作过。刚开始分配到一所大 学做出纳,感觉事业单位太沉 闷、没有活力,不会有大的发展,后来调到一家国 营的大型电子厂做成本会计,发现在这里做好做坏都一个样,看不到发展的机会。后来又进了一家国 营的进出口公司,情况没有多少改变,还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提 拔。所以后来跳 槽到一家私营咨询公司,又发现公司很不稳定,规模不大,感觉自己在里面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接着去了一家跨 国 通信公司,她在这家公司做的时间最长,她很喜欢这家公司的管理方法,很规范,岗位职责分明,给每个人的权限也较大。他们用ERP系统,她也学了很多财务软件的知识。最后一家是国内著 名的软件公司,做总帐会计,感觉跟上家公司相差不大。就这样杏尝试了六个毫不相关的行业,都是做财务工作,但还是看不到前途,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与此同时,杏感觉做财务好象已经走到了尽头,不知道在这一行如何上升。但所学专业又是财务,向其他专业发展,无论从文凭,职业培训到工作经历,都没有相关的让人信服的资本。她的朋友、亲戚都建议她不要放 弃她的专业。
  每个行业都有适合你的舞台
  许多人对目前的工作看不到前途,就想到跳 槽,换一个行业。其实,行业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行业都需要搞销售、市场、技术、财务、行政、人事等各方面的人才,许多行业对大部分人都适合,只存在一个你熟不熟悉这个行业的问题,再就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不好的问题。无论你的性格和天 赋是什么,都能在你选择的领域或行业找到用武之地。
  假定你喜欢电影,想选择电影业作为你发展的领域。你的第一直觉可能是,这意味着,如果我没有演员、剧作 家、导演或者影评家的技能,在这个领域就没有我可以从事的工作。并非如此。在这个叫做电影的领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能。在每个影片的演职员表上,你都能看到它需要的技能--这些职位的名称如下:服装设计师、化妆师、发型设计师、摄影师、灯光师、声音混合师和声音剪辑、音响师、演员、音乐家、内部设计员(布置场景)、木匠(制作场景)、画家(制作背景等)、艺术家和电脑动画设计师(为特定的效果)、动物训练师助理、人事助理、秘书、公关、会计师、旅行专家(选景)、研究人员(特别是关于另一个时代的电影)等等。
  

转行的关 键是转换岗位
  例如,对于杏,在我们的建议下,她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做财务软件的公司,做财务软件的培训。这个岗位对她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但是她既是财务方面的科班出身,又有丰富的财务实操经验,包括应用财务软件的经验,只需运用她善于口头表达和富有感 染 力的天 赋和性格,把她认为正确的方法传达给别人。从上个星期她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回她才真是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所以,转行的关 键不是转换行业,而是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感觉职业发展不顺,首先要思考的是所在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和天 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