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听力下降的原因:

1、慢性病管理不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如果基础疾病控制不好,会对听力产生一定的危害。

2、耳毒性药物:很多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包括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拉霉素)、一些抗肿瘤药物(卡铂、顺铂)以及一些利尿药物等。

3、噪声:噪声对听力的影响不容小视。噪声的来源有很多,如果不加注意,噪声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听力。如果平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噪声,一定要尽量做好防护。除了带来慢性持续性的听力损伤,噪声还会带来急性损伤。

4、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常见的是长时间戴耳机、声音开得很大,甚至还有人戴着耳机睡觉。除此之外,还有过分熬夜、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等,都会影响身体状态包括听力。

扩展资料:

老年性耳聋具有以下特点:

1、只闻其声、不懂其意,说话还总打岔:这是老年性耳聋最大的特点,老人能听到声音,知道有人在说话,但是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强,听不明白,所以要求说第二遍、第三遍,说话还总打岔,严重影响与他人交流。

2、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又嫌吵:由于老年性耳聋是神经性的,听力受损的老人对声音的耐受阈值会发生变化,与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声音小了达不到阈值,会听不见,声音大了达到或超过阈值了,会不能耐受、觉得很吵。

3、对个别声音过敏:一些声音正常人听着感觉还好,但老人会比较敏感、觉得难受,所以他们往往不喜欢嘈杂的环境,而喜欢较为安静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老年人为啥听力下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5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先天性常由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所致,或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药物引起,或分娩时受伤等。先天性内耳畸形导致的耳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根据内耳X线体层摄影和胚胎发生学将内耳畸形分为5类,即迷路缺失、共同腔畸形、耳蜗未发育、耳蜗发育不全和不完全分隔型。此外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也是常见的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先天性内耳畸形。一般先天性耳聋的患儿会伴有不会说话的症状,所以也称先天性聋哑。
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性传染病、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耳带状疱疹、伤寒等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②药物中毒性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等,其他药物如奎宁、水杨酸、顺氯氨铂等都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耳药物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药物中毒性聋为双侧性,多伴有耳鸣,前庭功能也可损害。中耳长期滴用此类药物亦可通过蜗窗膜渗入内耳,应予注意。
老年性聋多因血管硬化、骨质增生,使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导致听力减退。
外伤性聋颅脑外伤及颞骨骨折损伤内耳结构,导致内耳出血,或因强烈震荡引起内耳损伤,均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有时伴耳鸣、眩晕。轻者可以恢复。耳部手术误伤内耳结构也可导致耳聋。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多认为急性内耳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
爆震性聋系由于突然发生的强大压力波和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器急性损伤。鼓膜和耳蜗是听器最易受损伤的部位。当人员暴露于90dB以上噪声,即可发生耳蜗损伤,若强度超过120dB以上,则可引起永久性聋。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遭受85dB以上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纯音测听表现为4000Hz谷形切迹或高频衰减型。现在的孩子特别喜欢学英语,尤其爱学美国英语,有些小朋友从3岁起,家长就扶着他坐摇车,现在的摇车会自动播放一些关于Phonics的歌曲,如:“Welcome to the A family, A, A, A, A, A. Ai, ay, a consonant e.”摇摇车上自带的屏幕上还会有关于Phonics的讲解和游戏,所以喜欢学英语的小孩子,一天要坐十来次,结果小朋友虽然能学会不少美国英语的发音规则,但是这些摇摇车的音量大多超过了80分贝,在摇摇车高音量的轰炸下,听力开始出现下降,甚至造成聋哑现象,一句话也不会说了,造成学到的Phonics根本没法学以致用,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这一点请家长们特别注意,如果你的孩子爱学英语,尽量不要带他(她)去坐摇车,最好的方法是到土豆网或优酷网上找一些Phonics语音教程的视频,让他跟着视频里的老师学习。
听神经病听神经病是一种临床表现较为特殊的疾病,主要的听力学特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缺失或严重异常,耳声发射正常,镫骨肌反射消失或阈值升高,纯音听力图多以低频听阈损失为主。患者的主要主诉是言语分辨率差而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听神经病与一般的感音神经性聋的显著差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对于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疾病的转归仍不明确。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是由于自身免疫障碍致使内耳组织受损而引起的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这种听力损失可是进行性和波动性,可累及单耳或双耳,如为双耳其听力损失大多不对称。临床上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图可有多种,如低频型、高频型、平坦型及钟型等,但是以低频型为最多。可能与内耳的这种免疫反应性损伤最先于蜗尖、耳蜗中部开始有关系,表现典型蜗性聋特征,这也是临床听力学一特点。
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其病程多变,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梅尼埃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内耳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变应性、内分泌紊乱、盐和水代谢失调等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内淋巴回流受阻或吸收障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如内淋巴管狭窄或堵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致内耳小血管痉挛,导致迷路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内淋巴生化特性改变,渗透压增加而引起膜迷路积水。本病的病理变化为膜迷路积水,主要累及蜗管及球囊。压迫刺激耳蜗产生耳鸣、耳聋等耳蜗症状,压迫刺激前庭终末器而产生眩晕等前庭症状。典型症状是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及耳闷胀感。
脑干性中枢性耳聋累及耳蜗神经核产生一侧性的耳聋,程度轻;如果累及一侧耳蜗神经核与对侧的交叉纤维则产生双侧性耳聋,以部分性感音性耳聋多见,常见于脑桥、延髓病变。
皮质性耳聋皮质性耳聋对于声音的辨距、性质难以辨别,有时虽然一般听觉不受损害但对于语言的审美能力降低。由于一侧耳蜗神经核纤维投射到双侧的听觉皮质,一侧听觉皮质受损或传导通路的一侧受损产生一侧或双侧听力减退。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3
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有如下几种原因:⑴耳垢原为保护耳道及防止外物留在耳道,如产生过剩又得不到适当的清理,便会堵塞耳道,令声音难以传入。⑵一种生长于耳道的良性肿瘤,因为挤压听觉神经,使讯息无法完整地通过。⑶常发生在小儿伤风感冒后,由于耳咽管蔽塞,使空气无法进入中耳腔,造成积水、发炎。⑷耳鸣和眩晕、耳鸣或耳鸣明显加重时应当考虑及时就诊,检查一下自己的听力状况。很少有患者自称听不见,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所谓听不清,已经是听力减弱的征兆。
指导意见:
建议平时不要长时间用耳机,注意合理用耳,保证听力的正常。
第3个回答  2020-07-12
传导性听力下降的常见病因有:
1、耳部畸形:包括外耳道闭锁,耳廓畸形或消失,听骨链畸形或消失,菜花样耳等,这些畸形可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
2、耵聆栓塞: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通常耵聆向外耳道口方向排除。有时耵聆积聚在耳道内,形成栓子,可部分或完全堵塞耳道。耵聆栓有棕色,黄色,如果耳道潮湿的话,还会变成枣红色,干后会变成黑色团块(常见于老年人)。如果耳道部分栓塞,不会有听力损失。如果耳道完全堵塞,就会有听力损失,在耵聆取出之前,不要做测听或选配助听器。
3、外耳湿疹:弱听人士感觉外耳道或耳道又痒又疼,外耳道皮肤又红又肿。如果红肿情况不严重,不影响听力的话,可以做测听,但不能马上选配助听器。
4、外耳道炎:外耳道壁的炎症。如果肿胀不严重的话,不会引起听力损失。
5、外耳道息肉:息肉是软骨向耳道腔方向生长形成的。任何息肉或骨性组织的异常生长,都应请五官科医生会诊。
6、外耳道塌陷:与年龄增长有关,年龄越大,塌陷越严重。外耳道塌陷可引起耳道部分或完全堵塞。将耳廓向后上方或后方拎起,可以使耳道开放;
7、鼓膜穿孔:由炎症、异物、骨折、爆破声或扇耳光引起。小穿孔会引起10dB-15dB的损失,但小穿孔通常会自行愈合。大穿孔则必须通过手术修补(鼓膜修补术)。
8、流脓:不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433623838管脓液为何种颜色,都要请五官科医生会诊;
9、胆脂瘤:是中耳顶部的“肿瘤“,有时表现为鼓膜松弛部的穿孔,且侵蚀外耳道。持续性流恶臭脓为其典型症状,必须立即请耳鼻喉医生会诊。它可以很长时间不被察觉,看上去不严重,实际上却不是。
10、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是由于感冒或别的呼吸道感染后,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的。咽鼓管肿胀堵塞,使中耳腔的液体不能引流。疾病可以是急性的(严重,但持续时间短)或是慢性的(恢复或持续时间长)。脓液积聚在中耳腔内引起听力损失。脓液的压力可引起疼痛,鼓膜丧失正常的灰白色,变成鲜红色。
11、听骨链中断:由于大声、扇耳光、交通事故等造成。
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常见病因
1、声损伤:声损伤能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通常是由于内耳突然遭受大声或长期暴露在高频噪音下,这种听力损失多是柯蒂器退化的结果。
2、噪音性听力下降:是长期暴露在强噪音下所导致的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与职业有关。如果暴露时间短,引进的暂时性阈移会恢复,如暴露时间长,就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3、老年性听力下降:由于年龄的增大而导致的听力损失,多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
4、药物性听力下降:耳毒性药物常为抗菌素,包括:奎宁、链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常损害螺旋神经节细胞,导致永久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即使是普通 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也可以引起暂时性阈移和耳鸣;耳毒性毒素是病毒性感染的产物,它们通过血管进入内淋巴液,这些疾病有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腮腺炎、白喉、脑膜炎等,除腮腺炎导致的是单侧耳聋外,其余全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损失内耳的毒物包括一氧化碳、铅、汞、金、砷、烟草和酒精等。
5、先天性听力下降:一出生就有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非遗传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是母亲妊娠早期感染流感、风疹等造成的。先天性听力下降通常为双侧平坦型或凹槽型曲线。
6、突发性听力下降:由血管栓塞、病毒或圆窗破裂所致。通常单耳发生,这种听力损失多为永久性的,也有一部分人能不治而愈。
7、梅尼埃氏病:内淋巴积液,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是由整个内耳而非只是耳蜗受损所致。表现为耳鸣、恶心、眩晕、听力损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5
多数情况下,听力损失的发展是渐进性的,而无任何疼痛感,以至好多人竟无察觉。我们应该认识到听力损失的一个医疗保健问题。
不管一个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一般讲,下列因素可损伤听力;1、中耳炎症2、长时间暴露强噪音中3、遗传因素4、疾病或先天缺陷5、器官自然才老化6、声创伤7、耳毒性药物8、肿瘤
一旦听力受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与人交流的质和量均不同程度下降,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是不言而喻的。
一旦发现听力损失,应及时让听力保健专业人员进行测听和评价,另外还要定期(每年)检查听力,以此判定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从面确定是需要医学治疗还是应配戴助听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