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几种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行政处分办法(试行)

如题所述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一条为了纠正财政违法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应当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根据需要,国务院可以依法调整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

有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个人,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由监察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

(二)违反规定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

(三)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

(四)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五)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截留、挪用、骗取的国家建设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核减或者停止拨付工程投资。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

(二)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三)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

(四)虚列投资完成额;

(五)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处罚。

扩展资料: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挪用、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第十三条 企业和个人有下列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

(三)其他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的行为。

属于税收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第一条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国家治黄资金的安全,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政纪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必须严格追究违纪责任。  1、在落实工程计划的过程中弄虚作假,以虚报冒领、虚列支出的手段,向账外转移资金;  2、违反财经法规,将国家治黄资金转至其他单位。  3、设置账外账,形成账外资金;  4、公款私存。  5、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6、对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不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第三条 有第二条1-2款所列行为之一,属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数额在5万元(不含5万元,下同)以下的,给予单位、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通报批评;数额在5万元-10万元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记大过处分,分管领导记过处分,财务人员警告处分;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降级处分,分管领导记大过处分,财务人员记过处分;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撤职处分,分管领导降级处分,财务人员记大过处分。未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属单位领导授意指使的,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直接授意人警告处分;数额在5万元-10万元的,给予直接授意人降级处分,财务人员警告处分;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的,给予直接授意人撤职处分,财务人员记过处分;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直接授意人开除处分,财务人员记大过处分。属财务人员擅自所为的,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记过处分;数额在5万元-10万元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降级处分;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撤职处分(无职可撤的给予降级处分,下同);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开除处分。  涉及防汛备料、防汛抢险、救灾和土地赔偿款的加重处分。  第四条 有第二条3-4款所列行为之一,属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数额在5万元-10万元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记过处分,分管领导警告处分;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记大过处分,分管领导记过处分,财务人员警告处分;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降级处分,分管领导记大过处分,财务人员记过处分。未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属单位领导授意指使的,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直接授意人通报批评;数额在5万元-10万元的,给予直接授意人记大过处分;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的,给予直接授意人降级处分,财务人员警告处分;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直接授意人撤职处分,财务人员记过处分。属财务人员擅自所为的,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记过处分;数额在5万元-10万元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记大过处分;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降级处分;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撤职处分。  第五条 有第二条5-6款所列行为之一,属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给予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属单位领导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人员所为的,给予直接授意人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属财务人员擅自所为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撤职、开除处分。  第六条 对发现的本办法所列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有关业务部门应向主管领导和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有故意隐瞒、包庇、纵容行为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警告、记过直至撤职处分。  第七条 财务人员对单位或单位领导做出的错误决定,依据国家财经法规提出不同意见并向上级报告的,可以免予处分。  第八条 对打击报复坚持原则的财务人员者给予降级、撤职处分;对受打击报复者,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对坚持原则避免了重大损失的财务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条 不执行上级指令,拒不纠正自身违纪违法行为的,加重处分。  第十条 发生违反财务规定行为后能主动交代,及时纠正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挽回损失的,可以减轻或免予处分。  第十一条 对检举本办法所列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人员,予以奖励。  第十二条 对本办法所列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纪检监察部门不按有关规定和领导要求及时查处的,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第十三条 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人员,一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受到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在处分后两年内,不得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或高于原任的职务。  第十四条 受到降级处分的,从受到处分的次月起降低一档职务工资;受撤职处分的,从受到处分的次月起降低两档职务工资。  第十五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需要对违反财经纪律人员进行处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调查处理,有关业务部门予以配合;需要对纪检监察部门有关责任人追究的,由同级领导班子或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处理。问题严重的,黄委监察局可以直接调查处理。  第十六条 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比照所给予的行政处分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黄委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黄委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试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