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微型小说,美文的读后感

就是关于微型小说,精美短文的,800字,高中的,好的我再加分,急,谢谢!

我有一篇,不久前获奖过的。不过好象也没多少人知道。
写《活着》的。

活着,因活着本身美丽
—— 读《活着》有感
活着,是为了什么?为荣华富贵?为幸福安乐?为身材样貌?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
余华的小说总有一种让人感受到从喧嚣的闹市飞到若禅若道的平静世界,徜徉在他那优美的文字中,总会追溯到一份难得的清醒。更多的时候,他像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批判者,他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
小说《活着》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幕幕凄惨的悲剧,让人看了忍不住潸然泪下。小说讲诉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既互相感激,又互相仇恨,却又无法抛弃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春雨融入泥土之中。这是作者余华对社会与人之间的最深切的关注,是他对人的物质精神状态的最深沉的理解,同时也鲜亮了所有读者的心灵。
我究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呢?我想是对一切事物的超然与理解,一视同仁吧。我想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让读者知道:活着,是为了自己本身。其实我们对生命都有着同样的理解。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人的诞生是一个“意外”,是冥冥之中的无心安排。也许,我们真的无法对生命做出最准确的诠释吧。
有人说:“前18年是为了让父母尽到他们的责任和他们爱的愿望,为了学和玩;后42年是为了报答父母,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用真心真情回馈父母与社会;在最后的生命,为了探索人生意义,接受回馈。”我觉得他的话有点牵强,年龄段分得太过仔细,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了吗?
就像加谬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所说的那样,“在充满了乐观热情克服种种困难、痛苦与逆境的同时,人的意义就完成了。”所以说,我们是因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为了自己本身。
孔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这是孔子对生命的超然的理解。想要知道为什么活着就必须看清死亡的面具。
活着,在一般的理解上只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人的生命就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天都是夜以继日的重复生活。就算你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你也是在活着。“活着”只是生命的代名词,但它不能代替生命。如今人们不停地互相“残杀”,针锋相对,为了财富而苟且偷生,这样无止尽的战争,无止尽的前进,无止尽的伤害到底是为了什么?
人啊,永远活在自我矛盾当中不可自拔。我们大部分人因活着而活着,但却不希望自己是为活着而活着的,所以我们总是在勇无止尽地寻求生活的真正意义。但对于另外一部分人而言,活着的意义显然是无法清楚地认识到的。许多人以为自己认识到了,其实也不过是在制造迷惑自己内心的声音罢了。古今中外多少哲人为此问题而绞尽脑汁,可是现在依然没有一个能令大家满意的答案。我虽然也不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但难能可贵的是,我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求它,相反,我更热衷于这项“运动”。对于别人,我只能说:如果找不到活着的意义,那就跟着自己的心走吧——哪怕自己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但请相信自己的本心应该不会让自己偏离正确的方向。努力的生活,我想这一定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写到这里,不免有些伤感。独身一人的活着,将会被寂寞埋没,此时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以哭的方式在那笑着,在死亡的伴随下痛苦地活着”,作者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因活着本身美丽。不要辜负了这几十年,一眨眼,青春就这么过去了,再也叫不回来。生命中其实是没有不幸与幸福的,生命就是活着,因活着生命才会美丽。

我觉得我的结尾写得很好。希望你能喜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1
探险小说《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第2个回答  2013-08-21
我有一本全是读后感的书,超赞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