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规范

如题所述

大学生行为规范举例如下:

1、遵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法规的规定,不散布、传播谣言,不浏览、发布不良信息。

2、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和诽谤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3、自觉维护公共信息安全,维护公共网络安全,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不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4、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善于网上学习,不沉溺于虚拟时空,不在网上进行色情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在网上公开个人资料,不随意约见网友,不参加无益身心健康的网络活动。

6、学生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师生见面,应主动向老师打招呼行礼,如“老师好”、“您好”。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也要以礼相待,相互问好。

7、乘坐电梯先出后进,不围堵电梯口,遇有师长或来宾应礼让先行。

8、行走时,要注意姿势,同老师或来宾相遇,应让老师或来宾先行。

9、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进办公室不要随便翻阅办公桌上的东西,如果需要翻看有关书刊,应先征得教师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同意。

10、保持校内环境的安静,不在宿舍区和教学、办公区内进行影响师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体育、文娱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6

校园内:

1、学生平时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如“老师好”、“您好”。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也要以礼相待,相互问好。

2、行走时,要注意姿势,遵守规则,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遇到年老体弱的教师在做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应主动帮忙。

3、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进办公室不要随便翻阅办公桌上的东西。如果需要翻看有关书刊,应先征得教师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同意。

4、要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折花,不践踏草坪,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

5、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得介绍、购买、出借、传阅内容反动和淫秽的书刊、图片、音像制品等。遵守校园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

6、保持校内环境的安静,不在宿舍区和教学、科研、办公区内进行影响师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体育、文娱活动,午休、晚自习和上课时间不在教室或宿舍举办舞会。

7、要珍惜学校的荣誉,不做有损学校荣誉的事,毕业离校时,要为母校留下珍贵的纪念。在校学生要爱护校友毕业前留下的纪念标志。

8、在上课铃响之前,学生应先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前来上课。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教师宣布上课,同学全部起立,行注目礼。

9、上课时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得穿背心、三角裤头、拖鞋进入教室。

10、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在教室里要爱护照明设备、节约用电,离开教室时应随手关灯。

11、教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

12、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声,影响其他班级学习。

扩展资料:

会场上:

1、准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无故缺席。

2、自觉维护会场秩序,服从会议统一指挥,遵守会场纪律,尊重讲话人、报告人的劳动,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爱护公共设施,保持会场清洁卫生,不吃果壳食物,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4、因故迟到或中途出场时动作要轻,不弄响坐椅,以免影响他人。

5、散会时,有秩序地离开会场,不要抢先、拥挤,避免造成混乱和意外事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学生行为规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02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制定《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有助于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而且有利于青年学生的优良品德的培养。
一、 校园内行为规范
1、 学生平常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如“老师好”、“您好”。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也要以礼相待,相互问好。
2、 行走时,要注意姿势,遵守规则,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遇到年老体弱的教师在做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应主动帮忙。
3、 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进办公室不要随便翻阅办公桌上的东西。如果需要翻看有关书刊,应先征得教师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同意。
4、 要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折花,不践踏草坪,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
5、 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得介绍、购买、出借、传阅内容反动和淫秽的书刊、图片、音像制品等。遵守校园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
6、 保持校内环境的安静,不在宿舍区和教学、科研、办公区进行影响师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体育、文娱活动,午休、晚自习和上课时间不在教室或宿舍举办舞会。
7、 要珍惜学校的荣誉,不做有损学校荣誉的事,毕业离校时,要文明离校。
8、 学生要定期洗澡,保持个人卫生,穿衣戴帽应美观、大方、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
9、 男生不得染发、烫发、留长发,不得佩戴耳环、耳贴、戒指等装饰品。女生不得化浓妆,染发色泽不可太艳,不提倡佩戴装饰品,确有佩带者应符合家庭条件和自身身份。
二、 课堂行为规范
1、 在上课铃响之前,学生应先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前来上课。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教师宣布上课,同学全部起立,行注目礼。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课,可先将疑点记录下来,待老师讲授告一段落后,再举手提问,亦可在课后或辅导课时向老师请教。
2、 上课时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得穿背心、运动短裤、拖鞋进入教室。
3、 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在教室里要爱护照明设备、节约用电,离开教室时应随手关灯,白天在光照好时不得开灯。
4、 教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
5、 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杂声,影响其他班级学习。
三、 图书馆行为规范
1、 图书馆开放时要有秩序地进馆,夏天不准穿背心、运动短裤、拖鞋等进阅览室,如果穿硬底钉有铁掌的皮鞋入室时,要尽量放轻脚步,以免影响他人。
2、 借阅图书时不要乱翻乱扔,保持原有摆放顺序。
3、 不要替他人代占座位,也不要强占暂时离开的读者的座位。对于阅览室里的书刊,阅后应及时插入原处,不要一人同时占用几本杂志,以妨碍其他同学借阅。
4、 不在图书杂志上乱写乱画,更不得拆撕书刊。
四、 会场行为规范
1、 准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无故缺席。
2、 自觉维护会场秩序,服从会议统一指挥,遵守会场纪律,尊重讲话人、报告人的劳动,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 爱护公共设施,保持会场清洁卫生,不吃果壳食物,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4、 因故迟到或中途出场时动作要轻,不弄响坐椅,以免影响他人。
5、 散会时,有秩序地离开会场,不要抢先、拥挤,避免造成混乱和意外事故。
五、 运动会及各类比赛行为规范
1、 参观比赛要遵守有关运动规则。
2、 做文明观众,观看球赛或其它比赛时,要尊重裁判和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并维护运动场秩序,要为双方的精彩表演鼓掌,不要鼓倒掌、喝倒彩。
六、 食堂行为规范
1、 就餐者要遵守食堂就餐时间,要自觉排队,不得插队和拥挤。
2、 就餐时不要将脚跷在凳子上,不准在桌凳上乱写乱划,要讲究卫生,保持食堂清洁。要爱惜粮食,吃剩的饭菜须倒入泔水缸,不得随便乱倒。不要将饭菜端回宿舍用餐。
3、 尊重老师,遇教师排队买饭时,应礼貌让老师先买。
4、 学生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平时见到工人要热情地招呼,要配合和帮助工人师傅搞好食堂工作。
七、 宿舍行为规范
1、 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主动配合有关人员的检查。遇到停水停电等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安静和冷静,通过学生干部或管理、值班人员及时解决问题,严禁起哄滋事,严防发生意外。
2、 宿舍内要加强团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注意语言美,不讲脏话、粗野的话,相邻宿舍的同学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
3、 遵守作息制度,按时起身,按时就寝,晚间迟归宿舍要主动进行登记。在自习或别人休息时,动作要轻,打电话时要节约时间、控制音量。不得在宿舍区喧哗、打闹,不得放大录音机、收音机的音量,严禁偷听禁台,严禁看“黄”。
4、 严禁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带回宿舍,宿舍内严禁使用酒精炉、煤油炉、蜡烛,电炉、电烙铁、热得快等设备,严禁偷电、私接电源,不准自行留客住宿。不得抽烟、酗酒,宿舍内不得养宠物。
5、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防火防盗。休息或外出时要锁好门、窗,玻璃坏了要及时报修。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询问、报告,确保宿舍治安安全。
6、 注意公共卫生和宿舍卫生,起身后要及时叠好被子,注意床上整洁,床下鞋子要放整齐。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小便,乱抛果皮纸屑,更不得将剩饭菜、瓜果皮壳倒在水池里、下水道、室内外、走廊里,垃圾一律倒入垃圾篓。宿舍卫生值周工作要正常。
八、 待人接物行为规范
1、 遇见他人写信,或阅读信件,不要偷看或强行拆阅,不要随便打听来信的对象和内容,不要私拆他人信件。
2、 代传他人的书信要原封不动地转交,不要因集邮等原因而 损坏他人的邮件。
3、 有客人敲门或打招呼问讯时,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客人进屋,主人应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热情迎接。待客应让座、敬茶。
4、 男女生之间要文明交往、举止得体。与他人交谈时应避免不礼貌的口头语,应注意谈吐文明,措词雅洁,行为雅观。
5、 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人,认真指引。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维护国家荣誉和学校形象,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九、 使用手机行为规范
学生在校内原则上不允许携带手机,确有带手机者,应遵守以下规范。
1、 在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应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设为静音。
2、 不得在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接、打手机。
3、 在与他人谈话或在公共场所遇来电时,应先向周围的人表示歉意后再接听手机,接听手机时声音不得过大,语言要文明。
4、 在中午午休或晚上10点以后,无特别紧急情况,请不要给老师或他人打电话,因特殊情况确需打电话时,应先向老师或接听电话的人表示歉意。
十、 其他场所行为规范
1、 观看电影、演出,应准时入场,对号入座。如果迟到,询问排号要低声,穿过座位时应表示歉意。做文明观众,严禁起哄滋事。
2、 乘坐公交、汽车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抢座位。
3、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4、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人员有礼貌。
5、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要遵守秩序,未经同意,不可触摸设备和展品。瞻仰烈士陵墓应保持肃穆。
6、 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古迹。爱护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7、 节制浪费,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8、 见义勇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遇火灾或重大事故,应先报警,并视自身能力进行劝阻或救护。
第3个回答  2022-03-06

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增强法制观念,有良好的品德;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自觉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志存高远,坚定信念。

二、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

三、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珍惜时间,学业有成。

四、遵纪守法,弘扬正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敬廉崇洁,公道正派;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五、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六、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男女交往文明;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合作;仪表整洁,待人礼貌;豁达宽容,积极向上。

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俭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

八、强健体魄,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磨砺意志,不怕挫折,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2-09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世界,了解国情,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学习


二、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不参与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影响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
三、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珍惜时间,学业有成。

四、遵纪守法,弘扬正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敬廉崇洁,公道正派;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五、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六、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男女交往文明;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合作;仪表整洁,待人礼貌;豁达宽容,积极向上。

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俭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

超越自我


八、强健体魄,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磨砺意志,不怕挫折,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