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通货膨胀后,凯恩斯对进出口政策在宏观经济的影响

如果是一道简答题,学术性的回答...

问题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主张?
货币政策的有代表的人物主张?
财政政策有代表的人物主张?

你好 我本人只是个大二学生 碰巧这个学期学了宏观经济 要是有专家看到我答得不好千万不要扁我!!
问题一:
凯恩斯经济理论,由于他的书比较晦涩难懂,所以通过不少西方学者的诠释,他的理论纲要大致如下:
(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
(二)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月来越小,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例可能越来越大.
(三)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投资乘数大于1.
(四)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五)利率决定于流动编号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L1和L2组成,其中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 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m是指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六)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攻击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通货膨胀的根与市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超出了市场本身所能供给的范围.消费需求过剩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即人民会把增加的收入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过剩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增.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市场稳定.财政政策就是用政府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以减少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减少.货币政策是用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冲击投资从而减少收入.但由于"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限.
对于出口,政府是持鼓励态度的.

问题二:
可以参考问题一前面凯恩斯理论简介部分.
1958年,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1957的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的统计资料后,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际处于严重的滞胀困境,而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仍然提不出解决困境的对策,面对这样严峻的经济形势,西方社会对凯恩斯主义丧失信心.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货币主义的延续和发展,西方学者穆思于1961年提出的理性预期的观点,形成了一系列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说法.由于这一系列的说法大体与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的传统西方经济学相一致,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回复到传统的被认为是"古典学派"的状态,所以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还有卢卡斯、华莱士、巴罗等。
新古典宏观学派相信并依赖于至少四个假设条件: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参考资料: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