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跨海大桥的建设

如题所述

2009年12月27日上午,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工程启动仪式在胶州湾产业新区举行。项目完成后,位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内圈层的胶州,与青岛主城区的距离将缩短至23公里、15分钟车程,完全融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
青岛海湾大桥设计全长35.4千米,是世界第二跨海大桥,预计2010年底建成,2011年正式通车。青岛海湾大桥设计有黄岛、李沧、红岛三个端口,胶州提出建设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的建议,得到青岛市政府肯定与支持。
胶州连接线采用红岛互通立交桥样式,在海湾大桥大沽河航道桥西侧建设Y 型互通立交,向西与胶州湾产业新区连接,长约2630米,其中桥梁长2600米,路基长300米,宽23.5米。连接线双向四车道,按城市Ⅰ级路设计,地震基本烈度和设防标准VI度,设计洪水频率300年一遇。匝道长5.3公里,采用单向双车道断面,宽度为10米,全部为桥梁结构,工程造价估算为7.64亿元,将与海湾大桥主线同步通车。
连接青岛、黄岛、红岛的海湾大桥,已于2011年6月30日上午10点正式通车,而海湾大桥青岛市区接线一期工程也于2011年同步建成。2009年11月27日,青岛市规划局对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的规划方案进行社会公示,其中一期工程起于青岛海湾大桥,沿李村河 、张村河布设,止于海尔路,全长7.6公里,为双向八车道 ,建成后将成为青岛首条具有八车道的城市快速路。据悉,接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367255万元,工程建设期18个月,已开建。
2009年11月27日,在青岛市规划局公示大厅,青岛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的规划方案面向社会公示,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公示内容包括市区接线工程的四座立交桥以及工程的整体走向图。
记者从规划方案上看到 ,即将开工建设的市区接线工程为双向八车道,是通往市区的一条东西快速通道。青岛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由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
据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主持设计的人员介绍,海湾大桥接线工程延续了海湾大桥的桥面宽度,设计采用双向八车道,“本市在建及已建快速路中,车道数都没有超过双向六车道,市区接线工程将成为青岛首条具有八车道的城市快速路。”工作人员介绍说,市区接线工程设计思想超前,双向八车道的设计,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整体通行能力,建成后还将为青岛新添一条八千米景观新干线。
海湾大桥直通海尔路
根据规划方案,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主要疏解道路,早在2006年本市就对接线工程进行了认真研究。该工程一期工程起于青岛海湾大桥,沿李村河、张村河布设,止于海尔路,全长7.6公里,为积极推进该工程建设进程,市规划局已经核发了选址意见书,批准了规划方案,计划年内开工,2010年与海湾大桥一起建成通车。
据介绍,市区接线工程沿李村河至张村河河道北岸走向,在保证快速路标准的同时,避免沿河道反复穿插,减少桥墩对河道泄洪的影响。海湾大桥接线工程途经李沧、四方、市北及崂山四区,作为岛城“三纵四横”快速路网中重要一“横”,将承载交通动脉功能。
在大桥接线工程中,规划设计单位沿线共设计了四座立交桥,分别是四流路立交桥、重庆路立交桥、黑龙江路立交桥和海尔路立交桥。据设计人员介绍,立交桥在选型上充分考虑了相交道路的功能定位,在交通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交通节点采用不同的立交形式。
其中,四流路立交设计采用两层半菱形立交形式,在充分利用胜利桥现状的基础上,跨郑州路及四流中支路,保证了两条主线直行方向的行车顺畅;重庆路立交桥位于两条快速路的交叉枢纽,设计采用五层全定向互通枢纽立交,两条主线之间均采用定向匝道相接,充分保证立交整体交通功能。而黑龙江路及海尔路立交间距约1.7公里,立交节点设计与北侧现状海尔路至万年泉路立交结合,实现了功能互补,降低了立交高度。,主体完工。
2009年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段桥梁浇注成功,我国首座海上立交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完工。据介绍,海湾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67%,下部结构完成了98%,预计2010年底,横跨胶州湾的青岛海湾大桥将全线贯通,2011年通车。
“在海上建设这样的桥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难度在世界上也很罕见。”青岛海湾大桥总工程师邵新鹏介绍说。2009年12月10日,伴随着最后一段桥梁的浇注成功,中国首座海上立交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全部完工。桥面是这座海上立交桥里距离水面最高、弯度最大、施工最难的一段,代表了我国海上桥梁建设的最先进水平。据介绍,因为海上施工难度大,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特地设计了移动滑移模架,在世界上也属于首创,获得了多项专利。
同时,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还采用了国内最大跨径、最小半径曲线滑移模架浇注箱梁,浇注工作历时15小时,共浇注混凝土520.54立方米。据介绍,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是国内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浇注的跨主线60米滑移模架箱梁位于B匝道,采用的350米小半径、60米大跨径曲线滑移模架施工设计工艺属国内之最。
从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了解到,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完工后,海湾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67%,下部结构完成了98%,预计2010年底横跨胶州湾的青岛海湾大桥将全线贯通,2011年正式通车。据介绍,海湾大桥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其中上部结构包括箱梁、主塔和悬索等,下部结构则包括承台、墩身及桩基等,海湾大桥第五合同段完工的就是大桥的下部结构。
截至2009年11月底,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经营的青岛海湾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5110根;承台1103个;墩身1691个;预制箱梁431片;现浇箱梁311孔;安装箱梁376片。
青岛海湾大桥设计全长35.4千米,是世界第二跨海大桥。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等,其中连接线工程都已招标结束,部分区域已进入施工阶段,而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也都进入了最后的紧张施工阶段。
“我们为高处作业人员配保暖服、防滑鞋、手套等防护用品。同时,如果遇到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作业,大型机械设备停用,必要时停止施工。”据介绍,进入冬季后,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要求各施工单位及时收听、掌握气象信息,做好各项保温、升温的准备工作,提前购置塑料布、棉被、温度计、锅炉燃料、防寒服装等;提早准备原材料,将石子提前冲洗好,放置于搭建好的堆料棚内,防止形成结块,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青岛市委市政府制订的目标是“2005年开工,2008年奥运会通车”。大桥项目的建设需花费4年左右,实际上大桥是2007年5月开工,直到2011年6月30日才通车。
市民什么时候能驾车驶上海湾大桥?市委市政府制订的目标是“2005年开工,2008年奥运会通车”。市交通委及相关部门将原计划2005年年底的开工建设,提前到力争6月底前开始建设。截至,经过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大桥项目勘察设计、新的二十四项专题报告、征地拆迁、资金筹措、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已逐一展开。另据有关专家透露,大桥项目的建设需花费4年左右,要赶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开通,工期进度方面则要安排得相当之紧。
在“青青岛”网上社区,网友们对青岛海湾大桥一直热议不减。其中一位资深网友留言,“黄岛开发区和青岛城区被胶州湾分隔,可谓‘青黄不接’,因此建设跨海大桥,成为青岛多年来一直挥之不去的情结。天堑变通途,已经时不我待。”
出口货物报关地在对岸的黄岛,而多数贸易公司都在青岛市区。企业在通关时完税,则只能让报关行代理缴纳。显然已经给他们的业务操作及资金融通带来不便。一名私营企业主表示,“盼大桥,已经要望眼欲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2021-01-15

青岛跨海大桥真漂亮,空气也很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