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究竟是选择新建企业还是并购方式对中国企业有利?为什么? 请分析说明并举

如题所述

这种问题没有定论: 、 直接并购,可以快速获得所需要的人员、渠道、技术等等;但是有可能面临着员工的安置等问题,而国外这些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大笔开支;自己新建企业正好相反,没有人员安置上的问题,但是可能需要重新招募,同时需要自己重新开拓渠道,这些需要比较长得时间;技术方面更是需要自己慢慢来了。所以要看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走出去的直接目的,如果更看重获得专利技术,无疑是收购;如果看重快速获得市场份额,那么也应该是收购;反之,自建会好一些。如果资金允许,现金流比较充裕的话,就选择自建吧。毕竟土地是自己的,新上的生产线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会上一个层次。但是新建的话,基建工作进度缓慢,可能会影响产能。如果流动资金不是很充裕的话,个人推荐采用并购。并购花钱少,见效快。产能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得到大幅提升。再者省去了工人的招聘和培训环节。如果是走出去的话,走出国门,建议采用并购,但是并购可能路程比较艰难,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包括政治因素都要考虑进去,本土化问题。一旦并购成功,发展起来也是蛮快的。 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因交流方式与沟通语言的差异而导致的问题 首先,交流方式、语言沟通的不同意味着思维模式的不同。汉语和西方语系的差别巨大,不仅给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日常交流的障碍,在思维方式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其次,来自不同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人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行为举止等方面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也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我国企业在跨文化经营管理中,即使采用同样的指令,中方员工和外方员工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企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 (二) 因宗教信仰不同产生的问题。 宗教和信仰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文化中真正能够长久存在的根本,是处于文化深层次的东西,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倾向和禁忌,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认识。了解东道国员工的宗教信仰,能够帮助我国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东道国员工与本国员工的行动不尽相同,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 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消费习惯问题。 文化的不同会使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不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表现为特有的消费习惯、偏好和禁忌。因此,跨国企业需要进行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就应根据东道国消费趋向来选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 (四)东道国政府部门对文化冲突的态度问题。 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政策,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差异必然会极大影响企业的跨文化管理运作。 当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的时候,东道国相关的政府部门通常会起到非常重要的调解作用。 二 企业跨文化管理措施 (一)合理选派驻外管理者并进行跨文化管理培训 文化作为软环境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管理意识,更新原有的管理理念,聘用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人员管理驻外经营机构。目前,在中国本土企业中这种具有国际化思维的人才还比较缺乏,所以选聘有胆识和魄力的外国企业家管理新的企业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如联想任命原IBM的副总裁沃德为新公司的CEO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东道国的文化环境中,要面临两种不同的适应策略。一是被人改变—追随文化策略;二是改变人—创新文化策略,即由被动适应转向能动改观。当然比较友好的策略当属第一种。这样的结果是使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东道国的“当地化经营”。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习过程,即对东道国文化的学习。因此追随文化策略又称为学习策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而言,其实力远不能与西方大公司相比拟,学习策略无疑是友好而且有效率的方式。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这样可减少驻外经理人员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有效作用;维持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有效沟通;实现当地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解与认同等等。 (二)识别文化差异且发展文化认同 按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郝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抗来自外部企图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因此正式规范引起的摩擦往往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可见不同规范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文化认同需要跨国经营的管理人员发展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理解的技能与技巧,可体现在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理解两方面。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象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跨国经营中的管理人员更要注重上述跨文化管理技巧与技能的培养。 (三)建立跨文化企业的管理沟通机制 所谓跨文化沟通是指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之间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形成互动的行为过程。跨文化沟通的实质,是对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尊重的含义是对相互间文化差异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建立多层次、制度化、正式及非正式沟通形式,是确保信息畅通、保障有效沟通的基础,也是确保跨国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才能产生理解和信任,并最终形成文化整合和创新。 (四)建立共同经营观 企业文化过文化差异的识别和敏感性训练等,公司职员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的需求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同时通过文化的微妙诱导,使个体与集体相律动,如同一群人随着音乐起舞而不会相互碰撞。这样不断减少文化摩擦,使得每个职员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国际企业的文化变迁能力。对于开展跨国经营的我国企业,要在投资对象国建设“合金”企业文化,要加强跨文化参与。跨文化参与是实现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方式。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参与系指通过文化的交汇,达成跨文化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跨国公司的管理文化,并逐步建立起以公司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