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如题所述

1、阶级性和公共性:由财政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的两个并存的鲜明特征,即阶级性和公共性。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时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扩展资料:

财政职能:

1、配置优化

由于市场存在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效应,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

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这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注射,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有:

(1)根据政府经济职能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稳定经济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政府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调整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就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3、分配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或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受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甚至同要素及劳动投入不相对称,而过分的悬殊将涉及社会公平问题。

因此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监督管理

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2-17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一是公共性。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的,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不去介入;凡属于或可以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必须涉足。二是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其职责只能是通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即便有时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活动也会附带产生数额不等的收益,但其基本出发点或归宿仍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是盈利。表现在财政收支上,财政收入的取得,要建立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财政支出的安排,要始终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三是法制性。即收支行为规范化。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不仅财政收入要来自于社会成员的缴纳,财政支出要用于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事项,而且财政收支出现差额带来的成本和效益,最终仍要落到社会成员的身上。既然大家的事情大家都有份,社会成员对于公共财政的运作便有强烈的监督意识,从而要求和决定着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规范化:以法制为基础、全部政府收支进预算、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财政的一般特征,有以下三点:
  一、国家主体性
  (1)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权力
  (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总是处于决定的、支配的地位
  (3)财政分配是围绕国家职能的实现来进行的
  二、强制性
  财政分配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以国家的法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定并强制实施的。
  三、无偿性
  财政分配活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其收支活动一旦发生,资金的所有权便发生了转移,不再返还给原持有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12
答:(1)公共性就是指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职责范围,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求领域的事项。
(2)公平性就是指政府必须实行的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为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3)公益性是指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都应满足社会需求和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不能以盈利为目标。
(4)法治性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和行为都必须置于法律的根本约束之下,同时,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才能确保政府的财政活动符合公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使得财政体现出是社会公众的财政。
第4个回答  2020-12-27
财政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公共性。
关于阶级性: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
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关于公共性:财政具有鲜明的公共性。
(1)既然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国家或政府本身就具有公共性,所以财政就具有公共性。
(2)财政是为国家或政府执行其职能提供财力的,属于“公办”、“公事”,那自然具有公共性了。
2、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强制性。财政的强制性指的是财政这种经济行为为极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
来实施的。
无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偿还性是和它的强制性相一致的。国家征税后,税款就由国家所有了,对纳税
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支有收,即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因而收
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收支是否平衡或对称构成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