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传说有哪些

要短的

中国是龙的国度,有关龙的传说自然也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古代典籍、民间传说以及有关龙的风俗节日,都是记录龙的传说的渊薮,这里只能挂一漏万地略述几则。 葛洪《神仙传》有青龙化杖的故事。东汉人费长房遇见卖药的壶公,知为异人,就从之入深山学道,却没有学成。壶公将所用竹杖给费长房,让他骑上,长房骑杖,昏昏如睡,不一会儿就回到家中。自认为离家才十来日,没想到已过了十馀年。将竹杖投于葛陂中,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一条青龙。这是一则仙话,反映了古人突破时空的大胆幻想。 龙本为神圣之物,有时却也要凡人的救助。唐张读《宣室志》即有任顼救龙一则。任顼是一位不喜尘俗之事的读书人,隐居于深山之中。一天有一穿黄衣的老者求见,自称为龙,向任顼求救。按照老者的嘱咐,任顼三次救助了黄龙,黄龙为报恩,送给任顼一粒径寸珠,到广陵卖与胡商,获钱数千万。这则仙话拉近了龙与人的距离,使神物沾染上了人性,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在上古神话中,龙也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之物。女娲补天,炼五色石并“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黑龙被杀是为了救九州之裂。在~子·贵义》中也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的叙述。可见上古神话中的龙是常作为人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对立物或氏族兼并中的象征物而存在的,其神性或灵威是人们逐渐添加而成的。所谓龙能倏忽变化、兴风布雨、能大能小,也是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一种想象力的表现。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四有“龙异”一则云: 康熙壬子岁,吾邑李鹾副仲嘿(鸿雷)家,日正午,忽有一物蜿蜒数尺,鳞鬣可畏,遍体如金色,烂然夺目。自院中入所居之室,已,复出,形渐长大,知其龙也。忽云雾滃然如烟云,庭中晦冥,遂不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1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对现代中国人来说,龙的形象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人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 “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第2个回答  2013-08-31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叶公好龙
第3个回答  2013-08-31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相似回答